viernes, 31 de diciembre de 2021

Noticias Trail running en Chino - 山地跑体育新闻





中国语言专家网站


     

  • 白露
    September 6, 2013
    白露
    八月初三
    每年九月七日或八日為白露節氣
    太陽位置: 165°
    在白露節氣裡,在清晨時分將會發現戶外的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由夜晚水氣凝結而形成的。古代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季是屬五行中
    (金、木、水、火、土)的金,而這個季節的代表顏色是白色,所以便將秋天的露水叫做「白露」。進入「白露」之後,在夜晚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這就是告訴大家秋天來了。
    秋收冬種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暑氣漸消,白露是收穫季節也是播種季節,就如東北平原開始收穫穀子和大豆,同時冬小麥也開始播種。白露前後會有一段陰雨天氣,所以要抓緊時機進行冬種。
    生活貼士
    水是地球上珍貴的資源。推薦大家在家中採用淋浴方法沖涼,比起浴缸的盆浴方式更省水、更可節省設計空間,較符合環保理念。據統計,淋浴比盆浴可節省三至四倍水量。抹沐浴露時,應將水關掉,每次至少可節省約十公升的水。
    參考資料:野外動向 Hong Kong Discovery Vol. 62
  • 熱帶雨林.野外長征2013-『森林微觀』攝影比賽 得獎作品公佈!
    September 4, 2013
    主辦機構: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恭喜各位得獎者!經過大會評審後,熱帶雨林.野外長征2013-『森林微觀』攝影比賽各組別的得獎名單已經順利出爐!
    為了替遠征婆羅洲熱帶雨林「野外長征 Mighty Rovers」的中學生考察隊打打氣,野外動向HK Discovery於今年舉辦 熱帶雨林.野外長征2013-『森林微觀』攝影比賽。是次比賽作品水準甚高,更令我們驚喜的是收到多份來自台灣的參賽作品,當中更有作品脫穎而出得獎,請放心,我們必定會將獎品越洋送到您的手上!
    我們收到的參賽作品相當精彩,它們除了會於www.hkdiscovery.comwww.mightyrovers.com上載,亦會刊登於2013年11月的《野外動向Hong Kong Discovery》雜誌,以及在9月14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中展出,讓大家細心欣賞。
    希望透過這次比賽,能夠鼓勵大家親親大自然,知道森林其實和大家近在咫尺,從而更用心發掘大自然之中微小而美好的畫面。
    公開組「森林微觀」獲獎作品一覽 (點擊放大):
    冠軍_賴少慧
    冠軍 賴少慧 – 母親教導
    亞軍_范得雅
    亞軍 范淂雅 (台灣) – 蟲吻
    季軍_張麗珊
    季軍 張麗珊 – 森林精靈








    中學組「森林微觀」獲獎作品一覽 (點擊放大)
    冠軍 吳穎鈞 - Freeze Reflection
    冠軍 吳穎鈞 – Freeze Reflection
    亞軍 程博軒 - 未雨綢繆
    亞軍 程博軒 – 未雨綢繆
    季軍 王誠謙 - 躍動森林
    季軍 王誠謙 – 躍動森林








    小學組「森林微觀」獲獎作品一覽 (點擊放大)
    冠軍_吳藝淼
    冠軍 吳藝淼 – 小草
    亞軍_黃芷希
    亞軍 黃芷希 – 黃菊
    季軍 謝飛 – 黃菊







    優異獎 「森林微觀」獲獎作品一覽 (點擊放大)
    王國良
    王國良 (台灣) – 母愛
    吳天祝
    吳天祝 – 川流不息
    岑卓賢
    岑卓賢 – 郊遊, 光明
    李艾倫
    李艾倫 – 過客
    徐永亮
    徐永亮 – 綠, 是一種氣勢!
    曹棨然
    曹棨然 – 並蒂成雙
    莫日天
    莫日天 – 玲瓏
    許英傑
    許英傑 – 花中有花
    郭文棣
    郭文棣 – Butterfly
    陳玉珍
    陳玉珍 – 美麗舞衣
    陳翠兒
    陳翠兒 – 兄弟
    陳鶴雄
    陳鶴雄 – 森林王者
    麥芷菁
    麥芷菁 – 天旋地轉
    麥芷蕙
    麥芷蕙 – 嘩!蛙!
    游純慧
    游純慧 (台灣) – 爭豔
    楊華興
    楊華興 – 鱷口餘生
    鄭培芳
    鄭培芳 – 青出於藍
    譚泳祈 - 展簾睡蛙
    譚泳祈 – 展簾睡蛙




































    *我們將會個別發信通知得獎者領獎詳情,敬請留意。
    MR2013_photo_contest_sponsor


    獎項及獎品:公開組、中學組及小學組 (各組分設以下獎項)
    冠 軍1名
    • Manfrotto 送出 – View Aluminium Tripod 190XV
    • 紀念獎狀乙張
    亞 軍1名
    • Manfrotto 送出 – Compact Ball Head with RC2
    • 紀念獎狀乙張
    季 軍1名
    • Manfrotto 送出 – Bella IV Shoulder Bag Cord
    • 紀念獎狀乙張
    優異獎10名
    • 紀念獎狀乙張及紀念乙份
    詳見:熱帶雨林.野外長征2013-『森林微觀』攝影比賽
  • 香港無冷氣夜 2013 Hong Kong No Air Con Night
    September 2, 2013
    LessAirConPoster香港因位於南中國,夏天完結的時間或比農曆稍遲,但今年夏季比較多雨,令炎夏添些涼意。
    秋來了,是時候來感受一下自然氣息,考慮減少依賴冷氣。
    踏入九月,熱夜遠去,尤其在雨後感覺特別涼快。
    試試「無冷氣夜」吧!
    日期:9月26日 晚上7時至翌日早上7時
    詳見:香港無冷氣夜
  • 「中銀香港綠色社區計劃 – 鹿頸慈善環保攝影行」20130831
    September 1, 2013
    2013_Route_detail_D_
    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 鹿頸慈善環保攝影行 已完滿結束 ! 
    本年度第一次活動正式啟航,大家都很期待這條新的路線,天氣亦很配合我們,令大家可以享受大自然氣息,享受攝影的時間,認識更多綠色知識,大家都樂而忘返。
    大家可以將您的攝影作品,上載我們facebook - 「HK Discovery」的專頁,我會將會上載至:
    「攝影作品分享」
    加入攝影元素,富經驗的地質生態專家及導賞員除講解地質生態知識外,更會分享攝影技巧,讓參加者透過鏡頭捕捉香港各區具生態及文化特色的美態,並上載相片與公眾分享,讓市民全方位認識香港。
    而大家在活動中見過的知識亦都上載至:
    「綠色知識分享」
    每個團導賞團將舉行「問答遊戲」環節,以互動形式讓參加者了解香港的生態環境,知識與趣味兼備,答中最多問題的參加者可獲精美紀念品乙份。有關內容將於活動後編輯成為綠色資訊,並上載至本網頁的「綠色知識分享」。
    多謝您的參與及支持,下次活動再見 !
    詳見:bochklohas.com
  • 奧比斯-盲俠行2013
    August 29, 2013
    22
    奧比斯現正召集一群不想「游腳好閒」的人士,參加第八屆奧比斯「盲俠行」通宵慈善步行,一齊出「腳」救盲,為全球3,900萬失明人士撐起一片光明天空。今年活動將於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深夜舉行,由沙田運動場出發,步行20公里至大埔大美督水壩,一起迎接日出。

    活動日期: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晚上10:00至翌日(星期日)清晨7:30
    步行路線:沙田運動場至大埔大美督水壩
    請參閱:盲俠行2013
  • 2014、15年 「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重回南北極 帶領中學、大專生一同探索極地世界!
    August 28, 2013




    野外動向HK Discovery作為一家良心企業,一直鼓勵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擴闊眼界、探索世界,支持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因此,自2006年起,我們創辦了「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帶領青少年走出世界,足跡遍及南北極、非洲、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婆羅洲熱帶雨林。歷經數年,我們樂見曾參與「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的中學生陸續成長,在個人成長和學業上均更見出色。
    2014及15年,「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準備再次向極地啟航,邁向南、兩極
    「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曾於2010年遠征南極,以及於2009、2011年遠征北極。這次再度以南北極為考察目的地,為「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活動賦予新的意義:


    重返南北極,親身見證極地變化
    • 近年地球環境變化極大,尤以脆弱的極地為甚。我們希望讓學生定期到南北極進行考察,透過和歷屆「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參加者的互相分享學習,讓學生親身掌握極地的微妙變化,喚醒保育環境的使命與決心。

    年齡限制大突破,大專生也可「野外長征」!
    • 自2006年「野外長征」展開以來,參加者包括背景不同的年青人,而過去幾年則集中培訓高中學生。2014及15年的「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將接受就讀於香港大專院校的同學報名,最終前赴南北極考察的團隊將由中學生及大專生組成,是「野外長征」一大突破!

    全新的訓練與考察模式
    • 瘋狂、盡興、極具挑戰的訓練活動是「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的特色,今年我們將會把訓練與考察模式大翻新,保留過往特色之餘,亦會加入更多元素考驗參加者前往極地的決心!

    南、北極是不少人夢想踏足之地,「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將是本港學生達成極地夢想的起點。2014、15年「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之詳情將於9月底公佈,敬請期待!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聯絡主辦機構 野外動向HK Discovery(mightyrovers@hkdiscovery.com)。我們亦將於9月14日(星期六)舉行MR2013分享會,屆時將正式公佈新一年度「野外長征Mighty Rovers」詳情,並有去屆及歷屆參加者出席,歡迎傳媒到場,如欲參與,亦請與我們聯絡。

    傳媒查詢:
    電話:(+852) 2145 4457
    電郵:mightyrovers@hkdiscovery.com
    網頁:www.mightyrovers.com

    更多「野外長征」最新消息,請留意 野外動向HK Discovery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HongKongDiscovery

  • 綠色和平「無車日」
    August 27, 2013
    car-free-day-logo
    闊別香港兩年的綠色和平「無車日」再度舉行!為配合分秒必爭的守護北極全球行動,今年我們將聯同全球 31 個國家共 75 個城市的北極守護者,一起以單車代步,宣揚善用清潔能源,減用化石燃料的未來,同心緩減氣候變化,齊齊低碳救北極!

    日期:2013年9月15日
    時間:上午8時30分至中午12時
    路線:中環遮打道至北角民康街,折返遮打道終點全程約12公里(預計需時約2小時)
    請參閱:綠色和平「無車日」
  • 香港濕地公園-香江蛇影
    August 26, 2013
    20130815_Snake_Poster
    根據漁護署兩棲及爬行工作小組的記錄,香港共錄有52種蛇,分佈於本港不同的自然生境。蛇的外表也許令人懼怕,但其實牠們在生態及醫學等方面都有重要價值。講座將介紹本地蛇類的生態及保育知識,以及怎樣處理遇蛇的情況等。
    講者 :楊輝輝 先生
    漁農自然護理署 郊野公園主任
    日期 :14/9/2013 (星期六)
    時間 :14:30 – 15:30
    地點 :香港濕地公園 放映室
    語言 :粵語
    費用 :費用全免,惟參加者須繳付香港濕地公園入場費
    請參閱:香港濕地公園
  • 香港潛攝大賽 2013
    August 26, 2013
    poster2013_40
    為了宣傳香港海洋生態及海洋生物之美,加強公眾對海洋環境保育的意識,舉辦 「香港潛攝大賽 2013」。
    詳見: 香港潛攝大賽 2013
  • Spartan Challenge 2013 快訊:雲南之旅
    August 26, 2013
    Spartan Challenge 的第一部分——四天三夜的環遊拉市海的徒步已經結束了,伴隨辛苦路程而來的是美麗的風景、淳樸的村民和團隊的默契與親密。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分佈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我們選擇在麗江和大理開展我們此次的項目,為了讓香港的中學生能夠切身的體驗到高海拔環境,讓他們更多的了解中國少數民族村落的生活,在接觸自然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自然科學的知識。
       
    Spartan Challenge 是一個漸進的體驗式的教育計劃,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現其真實的自我,發掘其內心優秀的潛質。我們選擇在戶外,使學生走出他們的“舒適區”,投身於較為極端惡劣的環境中,讓他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巨大力量,從而激發出他們的生存本能,培養其與人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四天的徒步任務對我們的中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是第一次來到高原,背負一個很重的背包,每天走上十公里陡峭的山路。雖然很辛苦,卻也很充實。大家經歷了從最開始的興奮到後來不斷出現小小的問題,然後再從開分享會的討論反思到進一步調整的過程。每個人都從中得到了進步,獲得了成長。
    學生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看地圖、識別方向和規劃路線。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指明要到達的終點後,將學生分組,讓他們自己通過我們提供的等高線圖和指北針選擇路線前進。學生們在學校都學習過一些關於地圖和方向的基本知識,但真的用於實戰,還是有很大的難度。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出現了走錯路的情況,可是教練們為了給學生留出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在確保時間和安全都允許的情況下,並不過多干涉。當對於路線選擇出現分歧的時候,他們會對著地圖仔細研究,不斷的交換想法,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了他們團隊溝通和決策的能力,我們也欣喜的看到,有膽識、有決斷力的學生慢慢從團隊中浮出來,勇敢的承擔起了團隊領導者的角色。
    學生們面臨的第二個挑戰便是較為艱苦的生活條件。從小就生活在香港這個物質生活豐富環境中的學生們來到了雲南偏遠的山村,遠離的城市生活的便利,造成了他們在幾天的長途跋涉中的諸多不適應。這過程中也出了些笑話。我們的一個學生在去上我們在山裡挖的一個廁所之前跑來問:那個廁所裡有衛生紙嗎?有一天我們到了一個深山裡的村莊後,有個學生問我們:洗衣機在哪裡?不過大家要比看上去更能吃苦,每個人都堅持了下來,沒有說放棄。
    第三個挑戰是陌生的社會環境。內地與香港的社會環境、風俗文化、語言等都有很大不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更是如此。所以在與當地人的交往過程中除了語言交流不通暢以外,也有很多思維方式的不同。我們在徒步第三天的早晨即將要出發的時候,突然有七八個當地的村民騎著馬趕了過來,說我們在這裡待了太久,破壞了他們的草地,要收取費用,否則他們就喊全村的人來把我們圍住。這種帶著勒索意味的收費讓我們不愉快,但是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在學生中間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給了他們幾百元了事。出發後我們在學生中間聽到了這樣的聲音:難道他們不尊重法律嗎?我們幾個人聽到這個也大笑起來。
    第四個挑戰便是在野外做飯。戶外飲食有很多的因素,能量、營養比例、儲存時間、體積、重量、口味、是否方面烹飪等等這些方面都要考慮。在家裡也很少做飯的學生們來到這裡,不光要學會用戶外的爐頭套鍋,還要在出發前為自己團隊的食品列出計劃並進行採購。幾天裡,學生們的廚藝有了長足的進步,自己組裡做出的引以為豪的美食也會拿到其他組與大家分享。
    克服了種種挑戰,我們也收獲了驚喜。我們在深山的一個彝族的村落裡受到了當地居民很熱情的接待,他們給我們提供了很美味的野豬肉,村裡的姑娘們穿上了他們艷麗的民族服裝和我們圍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大家掃除了幾天的疲勞,手拉著手,盡情的歡唱,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團隊到了沙溪後,進行 Spartan Challenge 的第二部分:社區服務和為當地村民表演話劇。我們的學生為了這個話劇準備了很長時間,結束了一天的辛勞之後,又在睡覺前很認真地進行了一次排練。期待下一個的階段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精彩!

    經過整天的勞動後,學生充份的感受到內地農村的生活,也從中明白到活在城市裡的幸福生活。晚上他們到達一個有五百年歷史的劇場表演他們在香港排練的戲劇,並同時欣賞白族人的交響樂。

    Spartan Challenge 2013由Zen Quest Ltd主辦、 野外動向HK Discovery協辦。
    更多詳情及照片請見:
    http://zenquest.co/en/spartan/sc-trekking-component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Zen-Quest-Ltd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 费力不讨好的开源事业
    July 23, 2013
    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讲,我不喜欢开源,我更喜欢软件产品的封闭性高一点,这是由于在大部分时间里面,我充当的是用户,而不是研发人员,最多也就是一个tech-support,一个破网管。
    就拿linux来说,有centOS,Redhat,好像还有一个SUSELinux,一定还有很多我没有听说过名字的linux存在。上面又是若干的各种版本的KDE,然后各种版本的应用软件,如果没有研发背景,基本上搞不清这些东西怎么样被乱七八糟的拼揍在一起的。windows就简单了,所有的东西都给微软来考虑,虽然补丁有时候大一点,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给用户开发的系统,能用的。加之这些人流行64位的软件,混乱的版本上又增加了一个64位选项,灾难呀,坑爹的linux。
    有过java开发经历的人都知道,最开始仅仅一个jdk的版本,jre的配置,tomcat的安装让很多老手都痛苦不堪,更不用说spring等框架,每一个都和版本有很大的关系,god save me。
    安卓系统被开发为各种版本,这个仅仅对开发者和厂商有利,对用户而言其实很恶心,开放性带来的二次研发水平良莠不齐,病毒横行,系统bug丛生,可用性降低等等等等,不过这种系统用来把妹不错,显得我们的it屌丝水平高。IOS稳定,漏洞少,用户体验一致,这个才是王道。
    我只是一个用户,开源对以此为生的公司和软件开发人员或许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对于用户,大多时候是灾难。君不见 安卓用户经常做的就是刷机,苹果用户常做的是 刷微博,这个就包括我在内。
  •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
    July 14, 2013

    http://baike.baidu.com/view/6885257.htm
    具体乘车路线可以在百度地图中查找,以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 为目的地;路线每圈7.7公里。半马训练可以用3圈,全马训练用5或者6圈。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1灞桥湿地1
    2013071411522994420130714115228462201307141152285122013071411522906920130714115229130201307141152298352013071411522988920130714115229944
  • 四人灞桥湿地跑
    July 14, 2013
    201分钟,杰西卡和我,18.6公里;细雨和回忆175分钟,25.6公里;
    周日与细雨狂沙,回忆以及杰西卡四人灞桥湿地公园长距离跑。原计划杰西卡和我按照7分30秒的配速跑3圈,23.1公里,细雨按照6分配速跑4圈,30.8公里;回忆按照6分的配速跑38.5公里。
    早上起晚了,6点06分起床后,5分钟后接到了回忆,并接到了杰西卡,等到细雨狂沙接到后就一路加速到湿地,居然开到了临潼的高速路口,经过杰西卡甜美的微笑公关后,掉头就到达了目的地。
    起跑后细雨和回忆一组,我继续和杰西卡一组。
    • 跑了49分钟,一路正常;
    • 49分钟左右的时候,杰西卡告诉我:早上没有吃饭,感觉胃不舒服。而我自己也是由于早上匆忙,没有喝水,也感觉很不舒服。两个人就一拍即合,停下来走路。一圈后补充一点水分,并在荷花池旁边拍照留念,就这样持续了76分钟。
    • 125分钟继续开始跑步,不过这个时候好像身体已经有些疲惫了,也不太想跑,不过还是按照很低的心率继续慢跑,持续跑了76分钟,非常巧合的一个数字。
    • 201分钟的时候,碰到了回忆和细雨,都说不跑了,细雨有事情,回忆觉得太累,跑步结束返回。
    总结:跑长距离还是跑前半小时前吃点碳水化合物,补充点水好。跑步时不会难受。(细雨总结的)。今天早上因为起床晚了,没有补水,开跑后就感觉不舒服。
    20130714115225026201307141152266122013071411523080720130714115230851
  • 完美生活-陕西话版本的轻摇滚
    July 2, 2013
    年轻,
    奏是骚青,
    有时,也是木乱,
    噶达马西的爱,
    冲向瓷马二楞的我,
    木囊着时间;扑稀赖亥的小草,
    弹嫌着日八叉的风,
    向泥土里格丢,
    每个尔子,
    好像都是马达;
    有时,
    生活并不日踏,
    不仅仅,
    充满着皮干和扎式,
    只是,
    我们没有像香蕉一样,
    在成长中学会转弯;
    窝耶的人生,
    需要克里马擦,
    再宝瓷到雾达,谝闲传,
    额站在制达,
    看着雾达,
    额的心到底在阿达?
  • 橡树上的逃亡(tobie lolness)
    June 4, 2013
    以下是儿子三分钟主题演讲的内容,他口述,我打字合作完成的。

    我最喜欢的书是《橡树上的逃亡》,是和爸爸一起看的。这套书一共有三部,我已经看完第一部,第二部看到了19章。
    这本书主要讲主人公怎么在橡树上躲避追捕-逃亡。主人公名叫托比.罗尔奈斯,他生活在一棵橡树上,身高有1.5mm,是12岁小孩中比较高的身材,他的爸爸是一个教授和科学家,他发明了巴拉依拉,是一个可以自动行走的机器人,因为这个机器人证明了大树是有生命的。并且他爸爸也猜测,橡树之外也有生命,结果大家都觉得他在胡思乱想,他们全家被流亡到巴斯-布瀚希地区,到了这里后,他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叫做爱丽莎.李。整个故事就是讲他怎么从树上层逃回树下层-巴斯布瀚希地区。
    整个故事很惊险,也很有意思,并且让我们了解了大树的构造和很多自然知识。
  • MAF180慢跑
    May 17, 2013
    转贴(低心率跑步MAF180心率训练法)
    翻译:wuyan
    原文:http://www.trifind.com/a_1042/MAF_180_Heart_Rate_Training.html
    这篇文章希望跑友喜欢。我是这一训练方式的超级粉丝!
    180心率公式是Dr. Philip Maffetone发明的,他曾经是铁人三项选手Mark Allen和Mike Pigg的教练。尽管这一公式已经二十岁了,并且看上去不是很“性感”(是作者知道到,唯一不需要计算器的心率计算公式)并且这一方法不需要LTHR测试,VO2 Max测试,非常简单直观。
    180公式:
    通过如下方法计算最大有氧心率(Maximum aerobic heart rate):
    1. 用180减去年龄(180-年龄)
    2. 根据健康状况调整计算结果
    1. 如果你患有严重疾病或刚刚康复(心脏病、高血压、刚做完手术或刚刚出院。。。)减去10
    2. 以前没有锻炼过,断断续续锻炼过或者受伤了最近没练,或者每年感冒、流感超过两次的,有过敏症状的。减去5
    3. 坚持每周锻炼四次以上并超过两年,而且没有之前所列问题的,不用调整,保留180-年龄
    4. 如果超过两年坚持比赛的,没有上述症状并且比赛成绩持续提升的。加5
    在训练时,保持在最大有氧心跳-10的区间,例如最大有氧心跳145,训练时应该保证心跳在135-145区间内,并且尽量接近145。在基础训练阶段,为了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所有的训练都应该保持心跳小于等于最大有氧心率。随着身体有氧运动能力的提升,你将可以在相同心率下跑得越来越快。
    当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以后,与动员可以开始无氧训练。有些情况下或时间不允许时,无需进行无氧训练。
    180训练法的在生化方面的另一大好处是:同更高心率的训练相比,自由基的产生被最小化。自由基会导致退步、发炎、心脏病、癌症以及衰老。
    同确定正确训练心率同样重要的是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最大有氧能力测试(The Maximum Aerobic Function Test)通过训练,在保持相同心率的情况下快速提高。
    最大有氧能力测试需要选手在赛道上保持最大有氧心率。进行一个1-4英里的测试,并记录每英里所用时间。在测试以前应该进行12-15分钟的轻松热身,并且在一年之中每个月应该测试一次。以下是一个5英里的测试结果:
    距离/时间
    Mile 1 – 8:21
    Mile 2 – 8:27
    Mile 3 – 8:38
    Mile 4 – 8:44
    Mile 5 – 8:49
    在MAF测试中,用时越来越长是正常现象,第一圈应该最快,最后一圈应该最慢。如果结果不是这样,则说明测试前热身不足。而且测试结果在数周或数月以后应该提升,下面是从4月到7月的MAF测试,注意成绩的提高:
    ———-April– May—June— July
    Mile 1 8:21 8:11 7:57 7:44
    Mile 2 8:27 8:18 8:05 7:52
    Mile 3 8:38 8:26 8:10 7:59
    Mile 4 8:44 8:33 8:17 8:09
    Mile 5 8:49 8:39 8:24 8:15
    上表是典型的有氧基础阶段训练效果。有些人提升快些,有些慢些,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如果你无法在3-6个月之后提升成绩,说明训练有问题了。可能是由于营养原因、过于疲劳、过度训练(里程数过高)等等原因。有时候,可能是设定的最大有氧心率过高。更重要的是,有氧运动能力的下降(例如:同心率下,跑步速度比之前还慢),可能预示着伤病的到来。总之定期进行MAF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你将会在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持续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直到达到一个平台区域。在到达平台区域以前把无氧运动加入运动计划会减慢有氧能力的提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引起有氧运动能力的倒退。
    比赛
    最大有氧速度同比赛之前是存在直接联系的。本质上,提升有氧运动能力就是提升比赛成绩(要知道任何项目如果长度超过2分钟,主要依靠的是有氧运动)。
    多年以来从我训练的上百名跑者所收集来的数据,显示MAF测试同比赛成绩是存在正相关的,也就是说MAF测试提高了,比赛速度也提高了。下表显示了MAF测试同5公里比赛成绩的关系:
    MAF 5K Race Min/Mile Race Pace Time
    10:00 7:30 23:18
    9:00 7:00 21:45
    8:30 6:45 20:58
    8:00 6:30 20:12
    7:30 6:00 18:38
    7:00 5:30 17:05
    6:30 5:15 16:19
    6:00 5:00 15:32
    5:45 4:45 14:45
    5:30 4:30 13:59
    上述表格中的跑者包括了已经建立很好的有氧运动基础的人,跑步是在一个平坦的,认证的赛道进行的,多数跑着没有进行任何的无氧训练,并且多数成绩是跑者在春季或秋季第一次比赛的成绩。特别值得指出的是,76%的运动员跑出了该长度的个人最好成绩!同样的关联性在更长的比赛以及其他运动中也存在。
    采用心率表可以把训练当中的猜测部分去掉,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有氧运动速度。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伤病,亚健康以及消耗更多脂肪。
  • 排酸跑,排的哪门子酸?
    May 13, 2013
    这段总结其实一直保存在博文中,2012年8月左右的资料,内容很多,大约有100多页的E文,而且很庞杂,其实也就是想通过100到200字来最通俗的白话大概说一下排酸跑。
    1. 酸是说乳酸,乳酸和氧气结合后产生诸如跑步,单车需要的动力能量。乳酸堆积都是过量运动的结果,有些是有意识训练,有些是无意识无知觉过量。
    2. 如果需要排酸,乳酸怎么来的?长距离跑或者乳酸门槛跑(Tempo run),或者速度比较快的跑步由于乳酸产生过快,氧气不足或者分解速度过慢,除了供给需要的能量,就残留在体内。对于1小时左右的慢跑(很轻松的,可以正常聊天吹牛,就不存在排酸问题)。只要谈到排酸跑,那就说明前期有无氧跑或者门槛跑。
    3. 什么时候需要排酸跑?肌肉酸疼需要休息,例如经常不运动的人爬山后,跑步的长距离练习后;
    4. 不排酸跑行不行?当然可以,时间长一点自然就好了;
    5. 排酸跑的速度怎么掌握?这个速度因人而异,但是一般来说不超过45分钟,而且可以持续聊天为原则,这样就是有氧跑,这时候多余的乳酸和氧气结合后被消耗掉;
    6. 只能跑步排酸?只要是有氧运动都可以,不过跑步的人思维被局限在跑步思维来解决,就出现了排酸跑;我个人认为自行车似乎更好,或者关掉手机,所有的通讯和可能打扰睡觉的东西都被排除在外,好好睡一觉,自然就好了;
    7. 新手如果有肌肉酸疼,那就减量,否则距离你受伤就很近了。

  • 核心肌肉群锻炼方法
    April 20, 2013
    跑步中核心肌肉群 hxjr2 hxjr3hxjr4
  • 联系我
    April 20, 2013
    马明
    在16年的职业生涯中,以(Web)开发者、开发领导、团队领导、测试等角色,开发过图形图像处理、应用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软件。目前尝试在web开发中使用各种敏捷开发方法。
    目前就职于西安工程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事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网络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邮件:马明的电子邮件:soft.ma@谷歌
    1997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
    2005年管理工程硕士毕业
  • 给孩子朗读
    April 18, 2013
    白天没事的时候,一直有给孩子读书的习惯,但是坚持的不够彻底,而且或许是事情太多太杂,又抑或是心态不够好,总觉得是浪费时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的读完了2本书。
    上个月去开家长会,主题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短短的90分钟左右时间,学习领悟到不少的东西。回来后从书柜里面拿出《朗读手册》3本书又看了一遍,从当天晚上就开始给孩子读书,甚至在出差的时候,也是通过电话给孩子朗读。坚持下来结果让我惊喜万分。
    电视,ipad以前都是孩子的专利,我和他妈妈平时也都是极少看电视,都是在工作或者看书。等到读书开始以后,我们两个经常要求孩子开一会电视烧一下,防止坏掉。孩子会每天晚上就会早早洗脸刷牙等着我读书,似乎已经忘记了电视和ipad,没事的时候,也会拿起《三国》《史记》在翻看,早上起床后早餐也是自己在看书。
    以前晚上睡觉几乎都是吵吵闹闹,半天入睡不了,从开始读书以后,有时候是一个小时,有时候是30分钟,听着听着就会安静的自然入睡,正常情况下都是10点左右就睡觉,我放好书签合上书,轻轻的关掉台灯,温馨幸福的离开。早上起来会零星、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说说昨晚读书的内容,由于在学校里面有老师的引导,也会说出一些成语和优美的句子。
    孩子有孩子的缺点,但是条理性和计划性非常好,在《吹小号的天鹅》没有读完之前,已经计划好下一步书是《橡树上的逃亡》,昨天晚上看完了封面和其他人的写的序,同时计划开始阅读《电话里的童话》–似乎是这样的名字。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 2013/08/11北馬永和公益路跑賽(10K)
    August 11, 2013


    2013/08/11北馬永和公益路跑賽(10K, 2013年第14場路跑賽)
    謝謝亂跑團的健哥幫我們在馬拉松時代網站上找到的免費照片,
    好喜歡這張非常有路跑賽歡樂的fu, 我們倆參加的是夫妻情侶組的,
    號碼布上有兩個人的名字, 號碼同一組,  晶片只有一個, 同時去同時回,
    成績單共用一張, 完賽獎牌只有一面, 上面有我們的合照
    很特殊的因應七夕情人節而設的組別, 有五百多隊報名, 實際參賽有四百多對

    (More......)
  • 2013/08/10樹林閃光夜跑 (5K)
    August 10, 2013

    2013/08/10樹林閃光夜跑 (我5k, 歐吉桑13k, 2013年第13場路跑賽)
    在認識這一群人之前, 參加路跑賽時我們夫妻大都非常趕地去到會場
    寄完衣物上個廁所後, 大概就直接到起跑點準備起跑了
    認識這群人之後, 參加同一場的朋友, 就會事先約好在會場某個角落碰面
    大家拍拍照, 打打屁互相交流一番, 好不熱鬧喔!
    在這個團體中, 我們倆最年長, 很高興看到這群年輕人這麼熱衷跑步
    認識這群人讓我們原本很單純的路跑賽變得更有趣了
    台灣路跑的風氣越來越盛, 跑步的人口也越來越多, 這是好現象, 表示大家越來越健康了
    (More......)
  • 我的最佳陪跑員--呆呆小姐
    August 3, 2013

    2008年的Mix身材好好喔! 現在皮已經鬆垮垮
    跑步10幾年了, 剛開始(1998年)我自己一大早到附近學校操場跑
    有個星期天(大概10年前)和歐吉桑一起去學校運動,
    就在那時候在學校撿到小小流浪狗Mix(大約三個月大) (這就是米克施的由來)
    等Mix大一點, 蹓它的時候, 我就順便跑步, 從此就不再到學校運動了
    平常帶著狗在社區跑步, 慢慢的跑到隔壁社區去,
    又慢慢的把路線擴大到附近我們所謂的後山
    跑步的距離都很短, 大約半個小時, 只純粹當成每天的例行運動
    (More......)
  • 2013/07/20府城安平仲夏夜星光馬拉松(9K) & 桂田酒店
    August 1, 2013

    2013/07/20府城安平仲夏夜星光馬拉松 (9K)
    今年台灣在大都會舉辦的路跑賽事, 報名幾乎場場秒殺
    台南這場夜跑也是如此, 為了能順利報名, 每次都要在網路開放報名時準時上網
    準時也不保證很快可以完成報名手續, 往往同一時間點上千人同時登陸同一網站
    因此造成網路塞車的情形是可以預期的, 耐性通常在那樣的狀況下消磨得蕩然無存
    為了要參加, 只好嘴巴邊罵, 手還要繼續敲著鍵盤, 好不容易登錄進去了
    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照著指示填寫資料, 一切進行得很順利將資料送出那一霎那
    當你很慶幸即將完成的那一刻, 電腦螢幕突然一片空白, 你簡直不敢相信剛剛的努力都白費了
    在抓狂的同時, 嘴巴邊罵邊重來, 這樣可以反反覆覆N次, 直到真正完成所有的手續
    (More......)
  • 2013/06/23 AMAZING GETAWAY 2013 NIKE女生運動節
    June 24, 2013

    2013/06/23 AMAZING GETAWAY 2013 NIKE女生運動節 (2013年第11場路跑賽)
    已經舉辦第三年的NIKE女性路跑賽, 每年都辦得熱熱鬧鬧的
    我去年才開始參加, 沒在第一時間報名, 想報10公里的卻已經額滿, 轉而報6公里的
    今年很密切在注意她們的報名時間, 也順利報上10公里的名額
    這次的螢光上衣非常搶眼, 材質輕薄, 穿起來很涼快很舒服
    參加路跑賽, 我盡量穿著大會發的上衣, 這樣感覺才跟大家是一國的
    除非, 衣服尺寸差太多, 或是顏色實在非常不喜歡
    會場的舞臺看板和起跑+終點的拱門都以綠色為主調, 和搶眼的螢光衣非常搭
    (More......)
  • 2013/06/09第四屆 阿甘盃路跑嘉年華(10公里)
    June 14, 2013

    2013/06/09第四屆 阿甘盃路跑嘉年華(10公里, 2013年第10場路跑賽)
    這兩張從all sports買的照片, 不看照片, 我都不知道當時跑在男人陣中,
    真的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看我右手上的紅色手環(中點信物), 右邊是去程還沒到五公里
    左邊是已經過了五公里折返點


    歐吉桑這次被垂愛許多, 在all sports相簿裡居然有他11張照片
    這張的意境最美, 就幫他買下這張電子擋
    (More......)
  • 2013/05/26苗栗縣台72快速公路馬拉松(7.5公里)
    May 30, 2013

    2013/05/26苗栗縣台72快速公路馬拉松 (我:7.5公里, 歐吉桑: 21公里)
    2013年第九場路跑賽之第四場在外縣市, 五月為止, 天氣最熱的一場
    我希望可以全國跑透透, 除了台北和新北之外, 偶而到外縣市跑步兼旅遊


    這張照片是花了210元從ALL SPORTS community網站購買的, 拍得很漂亮
    這場路跑賽的上衣, 很正統的紅, 感覺很客家, 圖案設計很棒, 我很喜歡 (跟我的帽子還很搭)
    我都已經穿XS了, 衣服還是稍嫌大一點

    (More......)
  • 2013/05/11安坑1號活力開跑 (10公里)
    May 17, 2013


    2013/05/11安坑1號活力開跑 (10公里)
    2013年我的第八場路跑賽, 也是今年第六場在雨中開跑的路跑賽
    那天的雨是到目前為止下得最大的路跑賽
    之前路跑賽, 雨偶而停歇, 或是小到可以把雨衣脫下也不至於淋得太濕
    這次雨都沒停, 路上的雨水來不及宣洩, 我們是全程踩著水花跑步
    跑鞋有時候進水太多,  腳步就顯沉重一點, 跑起來有點吃力
    腳也長時間泡水, 跑到都快沒知覺了, 很擔心跑鞋經常泡水跑步, 鞋子壽命會很短
    我家歐吉桑因為感冒太嚴重無法參加, 他載我去會場, 自己留在車上等我
    (More......)
  • 2013/04/27坪頂古圳健康路跑 7.5公里
    May 9, 2013

    2013/04/27坪頂古圳健康路跑 7.5公里
    跑回終點時,  雨下得正大, 攝影師把雨都拍出來了
    (照片取自運動筆記)
    2013年我們的第七場路跑賽, 其中有五場都下雨, 機率真是高,
    這場的雨下得還真大, 不過雨中跑步比較涼快
    經過這次雨中跑步後, 我發現我已經愛上雨中參加路跑


    雨從前一晚開始下,  到跑步當天早上還沒停
    (More......)
  • 2013/04/19嘉義歐都納山野渡假村
    April 30, 2013

    以前只知道歐都納是台灣頗有名氣的休閒商品的品牌
    在旅遊展的攤位上看到歐都納, 才知道除了休閒商品外, 他們還有渡假村
    嘉義的住宿卷只買過ㄧ次名都飯店, 它在平原, 所以不覺得很遠很偏僻
    也以為歐都納是在平原, 也以為下了交流道很快就到了
    按著歐都納DM上的指示ㄧ路開車下去, 中埔交流道下再往大埔鄉前進
    歐吉桑出發前有翻地圖, 他說大埔在嘉義的最南方, 很遠的
    (我們沒有汽車導航, 車上總是有ㄧ兩本台灣地圖,
    我們還是用最老最原始的方式找路, 我們是ㄧ台車ㄧ本地圖ㄊㄨˋ全台灣)
    (More......)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 香港乐施毅行者训练攻略(版本号:v0.1)
    October 8, 2012
     
    健康安全地全队完成一百公里,是毅行者最重要的目标。

    背景介绍:

    香港乐施毅行者,世界上最大型的团队户外慈善赛事,4人一队,100公里山路,9个检查站,48小时内完成,每队为慈善最低筹款6800港币。第31届于2012年11月16-18日在香港举行,1200支队伍4800参赛者,约4000志愿者和约4000支援队员。

    我和0427队的队友们正在为2012年乐施毅行者准备中,一个月前有幸和香港“毅行教室”一起训练,结合我两次参加毅行者的经验和理解,从“毅行教室”教练KK及其他毅行者身上学到很多,尝试将这些经验记录下来与更多在备战毅行者的童鞋们分享。

    KK Chan,陈国强,曾26次参加毅行者,获得3届香港毅行者和多个国家毅行者冠军。比超强的体能与毅力更难得可贵的是,KK有着金子般的品格。他创办的“毅行教室”,每年拿出半年所有周末时间义务帮助与指导毅行者训练。用经过多年实践的科学方式,健康安全地全队完成毅行者。十几年来,毅行教室至今仍保持者所有队伍均全队完成的纪录,即使在天气恶劣的2011年遇到彻夜大雨,赛事全队完成率大幅下跌,毅行教室十几支队伍都全部安全抵达,并有三队进入前十名,分别第4、8、10名。

    由于仅跟随毅行教室训练两次,以及我个人的局限性和理解力,肯定无法将KK的理念和经验在这个短文里100%传达,仅供参考。

    我会不断完善这个攻略,每次更新后会提升版本编号,你看到标题中的版本号就知道是否有更新了。

    一、最重要的是:合练

    毅行者是一个团队的赛事,团队赛事和个人赛事是非常不同的,4个队员平时分开训练,然后一起去比赛,碰到问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多次的合练中不断磨合,让问题都在训练中暴露,才能在比赛中获得理想的。

    2011年TNF组了一个梦幻队希望挑战驻港部队,香港的越野跑的顶尖跑者09年香港毅行者冠军成员曾小强,北京TNF100两届冠军镝木毅、3次获得香港动感亚洲越野赛冠军和2009毅行者第三名的Ryan Blair、世界超级XTERRA比赛20强铁人Klayten Smith,赛前曾小强接受访问时说到今年的队伍很强,尤其有镝木毅这样世界级的高手,但唯一的担心是四人赛前没有合练过。最后他们以3分钟之差输给驻港部队。虽不能说TNF队如果有了合练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但从曾小强这么看重合练,可以看出合练的重要性。

    KK认为毅行者成功的三要素中,个人能力只占30%,而训练累计公里数占30%,团队精神占40%

    合练能够对以上三项都有帮助,尤其是四人超过12小时的长距离合练,至少要尽快来一次,你就会及早发现很多问题。包括队员之间的磨合、个人如何适应团队的速度等等。

    今年我和队友们一起合练了几次后,我发现四人一起训练是毅行者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在合练中大家会建立起兄弟般的情谊。四人相伴相随,不让一个人掉队,这种感觉是毅行者与其他个人赛事完全不同的地方。

    建议:
    1、尽可能多的合练,最好是每个周末都合练一次长距离。赛前两周前的两个月,每周合练训练距离50km以上;
    2、尤其是超过12小时的长距离合练,对于补给测试、团队磨合非常有价值;
    3、全程保持4个人一直在一起,这一点非常非常难做到,但一定要努力做到;
    4、有条件的珠三角的队伍更应去麦理浩径实地合练至少一次以上。

    二、体能分配:留前斗后,前慢后快

    100公里的山路,海拔累计起伏4500米以上,总的原则是:前面的路程想尽一切办法留力,后程才见机发力。

    体能分配,全程基本以走为主,上坡和平路基本不跑,下坡会慢跑。

    开始一定要慢,保留实力,后半程见机发力,一般在CP6之后针山前(约65公里处)才发力加快速度,等过了针山草山大帽山后,才会再根据体能状况决定是否开始跑。18小时的队伍一般是过了CP9才开始跑。

    尽一切可能节省体力,尤其是在烈日下,更要慢走,减少消耗。

    上坡采用挺身叉腰的姿势,叉腰的手势是大拇指在前,四个手指在后像个腰封一样护着腰肌、全脚掌着地。尽量减少四头肌的使用。

    下坡的慢跑是稍侧身慢慢的颠下去,让肌肉充分放松;下坡不走,是因为走会比这样慢慢的颠更累肌肉

    全程以走为主,如果训练有素,全程走也能在18小时内完成(我去年就因为这句话低估了毅行者的难度,现在我知道这个训练有素指的是赛前半年每周末都训练,赛前四个月基本每周都是全队一起走50公里+的强度)。

    举例:Raymond的队今年的目标是17小时,他们的计划是前50公里9小时完成,后50公里8小时完成。前半程基本是走,不跑。而Raymond的全马成绩是317,HK100的成绩是1424,他说由于HK100前50公里基本没有太大起伏,山都在后50公里,就更要在前50公里留力。

    我理解的前半程留力的重要原因:
    1、从路途难度来说,毅行者前半程比后半程难,尤其是前半程CP2-CP4的25公里,是全程最难的路段
    2、前半程基本是白天,香港的白天一般温度较高,跑步比走消耗的能量多很多;入夜后温度下降更适合发力。
    3、前半程留力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队员出状况的风险,由于毅行者是四人团队项目,一百公里漫漫长路,难免会有队员出状况,前半程的体力消耗不太大,出状况的机会将降低。
    4、后半程发力不断超越其他队伍,对于团队信心与士气有极大的帮助,而这种精神力量对于最后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走了十几个小时6、70公里山路后,是否还有力可发,这就要靠耐力训练,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在前半程留力了。

    建议:
    1、长距离训练时,按照前慢后快来做计划,尤其是折返的路线,可以尝试后半程比前半程花更少的时间。

    2、学会一边前进一边休息,这是超长距离赛事的重要能力。我的经验是人要很放松,肌肉一不处于使用状态就尽量放松。这个要有意识的不断自我摸索。

    三、饮食与补给

    少吃能量胶Gel,因为吸收快代谢也快,不适合毅行者这样超长时间的比赛,一般在最后一段开始跑时才吃Gel。
    以固体食物为主,每次只吃一点点,少吃多餐,比如一块牛油蛋糕,分成四小块,每次吃一小块。符合自己口味的饼干。
    水煮熟的土豆和番薯,是很好的补给。目前我们最喜爱的食物是龙哥每次训练带的紫心番薯
    饮料以运动饮料+水;我不会全喝运动饮料,超过10小时后,运动饮料会让我反胃和没有胃口。
    补水时多次、少量、慢喝,每次喝一小口要湿润口腔后再喝下去。

    出发前要吃饭或意粉这样的干货;第一次训练时,KK问我吃了早餐没有,我说吃了面包。他说面包不行,因为是一点点面粉发大的,所以要吃米饭或意粉这样的干货,才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

    还有的超级毅行者会用寿司,也就是冷饭团。

    上次训练,我发现榨菜也是很好的东西。因为长时间的运动后,大量饮用运动饮料,整个人完全没有胃口。榨菜不仅能补充盐和维生素,更可调节胃口。找到自己喜欢吃的咸菜。

    还有蜜枣、果仁等高热量食品也可以尝试。

    建议:
    一定要在平时训练时测试不同的食品补给,了解自己的口味、肠胃和适应情况。尤其是超过12小时的长距离训练,是测试补给的重要时刻。
    你要明白,所有的问题之中,肠胃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如果肠胃出了问题,身体就不能吸收能量,这会让山路变得非常艰难。

    延伸阅读:
    Sunny:《记毅行者9月训练》别人以为我们正跑向地狱,而其实我们正跑向天堂。
    挥雨:《9月2日香港乐施毅行者首次实地训练》
    挥雨:《毅行训练之大帽山往返》
  • 毅行训练之大帽山往返
    September 19, 2012
     9月16日,我们继续前往香港跟随毅行教室训练,今天的训练内容是,从CP8反穿麦理浩径至半程的狮子亭,沿途翻过大帽山草山针山,是毅行者百公里全程海拔起伏最大的三座山,再原路折返,共约56公里。KK教练要求前半程是热身不算成绩,后半程掐表计时。
    考虑到今天的难度较大,怕我们赶不及回广州的车,出发前交代我们可以在大浦路折返,少走15公里平路。但半程Sunny出现状况,回程时,我们选择绕行路线,少翻了一次针山草山,再一次降低了难度。最终9个半小时,完成了约45公里。
    训练后KK跟我们详细分析了我们所犯的错误,并邀请我们和其他毅行教室学员一起共进晚餐,收获良多。这两次训练和晚餐的交流让我对KK和毅行者有了全新和更深的认识。越了解毅行者,越为之着迷,也越敬佩低调、平实、睿智和品格超凡的的KK,他就是毅行者的典范!有很多感受还待找时间写下来和国内更多备战毅行者的朋友们分享,先上一些这次的图片!

    早上从CP8出发,沿着直上大帽山的盘山公路,大约5公里抵达山顶的天文台。

    大帽山,香港最高山,海拔957米,以风大著称,所以山上没有高的植物,只长草。

    下了大帽山,继续上草山,海拔646米。去年毅行下雨,草山的路特别湿滑泥泞。

    前面就是针山,看到那直上直下的山路了吗?
    针山,海拔532米,又名尖山(英文:Needle Hill),客家话中“尖”与“针”相似,所以又名为针山。



    吭哧吭哧地登上针山,回望来时路。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再尖的针山也能踏在脚下。


    回程再登大帽山时已近傍晚

    让我在这撒野吧

    四人八腿一条心

    下山的5公里盘山路


    河马说:就是那个美女盛情邀我坐这可爱的粉红小车下山,但被我温柔婉拒了,作为毅行者,即使是香车美女也不能让我停止奔向终点的脚步。
    (设计对白,哈哈!其实是河马指着远处半山中若隐若现的房子——那是我们昨晚住的YHA)


    夕阳下,我远去
    2012年9月19日 于广州
  • 9月2日香港乐施毅行者首次实地训练
    September 7, 2012


    9月2日,有幸与毅行教室一起操练毅行者麦理浩径前50公里,天气恶劣,烈日高温暴晒,沿途补给点极少。最终我们四人一路同行胜利完成出发时KK给我们的任务:学会在前50公里保留实力、控制住跑的冲动,全队一起安全完成。在夕阳下的马鞍山上奔跑,大自然让我们不能自己,此情此景,置身其中就可明白。

      
    道路崎岖漫长,有队友相伴,有美景相随,即使经历骄阳与黑夜,远方总会有光明与希望

     
    前一晚住在麦径第二段旁赤径HYA,全海景豪宅,呵呵

     
    从YHA另一个角度看出去

     
    出发前,和著名的毅行者、毅行教室创办者KK(左三)合影。KK曾26次参加毅行者(包括香港以外的),曾连夺三次香港毅行者冠军,打破外籍人士的垄断。

     
    这是KK今天的补给,包里还有另外两瓶水。

     
    从起点出发后,有挺长的一段路是沿着万宜水库,左面是水库,右边是大海!

     
    在这样的大自然里奔跑是多么地美好!什么是越野跑的意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就不需再去探究和解释。虽然我参加过两次毅行者,但每次经过马鞍山都是晚上,没想到黄昏时的马鞍山是那么的美!

     
    金色的夕阳,照亮了柔美的山脉,也照亮了刚毅的毅行者。 

     
    置身天地间,我是沧海一粟,我是凡夫俗子,我是我自己!

     
    河马,四人中速度最快的,但一直能控制着自己,和大家一起。河马的开朗、乐观和极强的团队精神,第一次见面就让大家喜欢上他。而对装备的熟悉和热爱,使他已成为我们队的首席装备顾问。

     
    阿龙,这次表现最为出色的队员。他今年3月才开始跑步,今天第一次完成50公里这么长的距离!今天最后十来公里,阿龙由于裤子磨伤大腿根部,新鞋磨脚,每一步都很痛苦,但仍坚持下来。最后5公里时,要翻山上飞鹅岭,目标在望大家不禁加快了脚步。这时阿龙落在最后,高呼我的名字,我们来到他身边,他一边告诉我他不行了,一边仍在一步步往前挪!觉得自己不行了还在前行,这就是毅行!我为有这样的队友而感到自豪!

     
    毅行者最大的魅力就是团队!今天KK要求我们很慢去完成这50公里,要去体会团队在一起的感觉。

     石穿是总在不声不响为团队考虑和默默行动的人。
    团队是毅行者最重要的意义,深深去体会这一点,是今天最大的收获。全程我们四人一直相伴相随,相互鼓励、提醒和支持。前路很漫长,每个人都会有各自高峰和低谷的阶段,有气有力的时候懂得控制自己跑起来的冲动,保存实力,鼓励队友,和团队的节奏配合在一起;低谷的时候,宁慢莫停,相信只要不断前行终能走出低谷,同时要告诉队友自己的状态,不逞强,亦不放弃前行。

     
    训练的终点是狮子山的狮子亭,夜色中的狮子山下,东方之珠熠熠生辉。 

    前两次毅行者我都是在夜色中经过狮子山下,看到熠熠生辉的灯光每次都很感动。狮子山下是逆境中顽强奋斗的香港精神。“对香港人来说,狮子山象征着香港的精神高地。有狮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这源于罗文的《狮子山下》这首歌和同名电视剧。

    此刻,我们首次完成毅行者前半程的训练,来到狮子山下,更别有一番寓意和体会。让我以这首歌词来结束,共勉!

    《狮子山下》
      词:黄沾 曲:顾家辉 演唱:罗文

      人生 总有欢喜
      难免 亦常有泪
      我哋大家 在狮子山下
      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人生 不免崎岖
      难以 绝无挂虑
      既是同舟 在狮子山下
      且共济 抛弃区分求共对
      放开 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 一起去追
      同舟人 誓相随
      无畏 更无惧
      同处 海角天边
      携手 踏平崎岖
      我哋大家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放开 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 一起去追
      同舟人 誓相随
      无畏 更无惧
      同处 海角天边
      携手 踏平崎岖
      我哋大家 用艰辛努力
      写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2012年9月7日 于广州
  • 童年的萤火虫
    July 30, 2012
      今晚去中大跑步,居然遇到一只萤火虫,很多年没有见到的事物,虽然转眼就飞走了,却勾起了我一连串的童年回忆。

    儿时的夏夜,那时中大校园植被远比现在丰富,萤火虫四处可见。抓萤火虫是我们小朋友的娱乐之一(原谅我们那时对待虫儿的幼稚吧),用透明的玻璃瓶装着,闪闪发亮,有书上说古时有好学的穷困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晚上看书,经过我们的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光线太暗了。有时睡前捉一两只和自己一起关在蚊帐里,黑暗中看着它忽明忽暗地。

    萤火虫很容易抓,伸手一拍,就能从地上捡起。

    后来才知道会飞的萤火虫都是公的,母的萤火虫就是一条虫,尾部也有萤火灯。但大人不让我们去草丛中抓母的,说母的萤火虫附近往往有蛇。

    那时从未想过为何母的萤火虫附近会有蛇,也许是大人不想我们黑暗中去草丛里吧。现在想起来,会不会是因为母萤火虫的亮光会吸引来蚊虫,进而引来了青蛙蛤蟆(那时蛤蟆也是很多的),所以也引来了蛇?

    在中大生活的童年有许多快乐跟这些花草虫儿是分不开的。

    看着现在四处建筑林立的中大,只剩中区大草坪尚较开阔,而野草丛生的大块地几乎没有了。现在中大的人们可以想象当年虫虫特工队的乐园是怎样的吗?

    2012年7月30日

  • 栖息夜谈:谣言带来饥荒
    July 24, 2012
      《谣言带来饥荒》
            ——摘自 [印度]安东尼•德•梅勒《另一个上帝》

    1946年夏天,南美一个国家的某个省里有谣言说饥荒要降临。事实上,地里的庄稼长势很好,天气也不错,预示着一场丰收。可是,流言的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两万个农夫抛弃田地,逃到了城里。因为他们的逃走,庄稼被荒废了,成千上万的人被饿死,饥荒的谣言变成了现实。

    ---------------------------------------------华丽丽的分割线--------------------------------------------------------------------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啊,当一个人被负面思维主导时就会处处碰壁,反而说自己有先见之明:我早就说了我不行的。

    怀有美好的愿望未必能梦想成真,但总想着悲观的情形往往真的会心想事成,所以可以做最坏打算,但相信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往谨慎乐观的方向发展,生活应该就会更好一些。

    最后,跑一个题,想起前段时间那个微博上散布谣言被拘留的人,他散布的谣言是:“我因在微博上散布谣言被拘留!”
    既然心想事成,那就多想好事吧
    既然心想事成,那就多想好事吧
  • 栖息夜谈:《三位智者》
    July 22, 2012
      《三位智者》

    ——摘自 [印度]安东尼•德•梅勒《另一个上帝

    三位智者决定外出旅行。尽管他们在本国被尊为智者,但依然非常谦逊,希望能通过旅行开阔自己的眼界。

    三人刚一踏上邻国的土地,就看到了远处有座摩天大楼。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呢?他们问自己。解决问题最容易的办法便是:走过去看看。可是,不行,那样太危险了。假设那是一靠近就会爆炸的东西呢?最明智的办法是先判定它是什么,再去看看。他们凭经验提出了各种理论,一一进行验证并否定。最后,三人凭着丰富的经验认定,这个不知名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只可能是巨人放上去的。

    他们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远离此地为妙。于是,他们返回了祖国,每人的阅历又增加了一点儿。

    ---------------------------------华丽的分割线----------------------------------------------------

    读完这个故事,想起在旅途中常常提醒自己的话:“现代的井底之蛙也会出远门,但会把井随身带着。”
    井底之蛙的快乐,也是快乐。为何要去外面这么危险的世界呢?
    井底之蛙的快乐,也是快乐。为何要去外面这么危险的世界呢?


    既然需要常常提醒,说明自己也做得不够好。尤其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成见与偏见越来越多,甚至将偏见当做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跟别人侃侃而谈。

    如何不做那样的智者?如何不做背着井生活的青蛙王子?

    保持开放的心灵是如此之难,唯有更加努力去自省与学习。共勉!
  • 大学城外环5+1
    July 21, 2012
      所谓大学城外环5+1,就是骑5圈外环,再跑一圈,外环一圈是16.2公里。即骑81公里+跑16.2公里。

    离下月云南抚仙湖铁人赛只有一个月,上半年一直只是跑步,要抓紧练车和游泳了。
    本计划今早6点前起来去搞一次5+1的,为此放弃了去跑白云山,但早上就是起不来,设了三个闹钟都被我关掉后继续睡。如果是去白云山,我一定能起来,因为约了跑伴,看来运动伙伴是多么的重要啊。

    错过了清早,看着窗外8、9点钟的太阳,知道这时候去大学城,会暴晒无比。于是改傍晚去。

    傍晚6点开始骑,阳光依然有点灼热,被暴晒了一天的路面热气腾腾。第四圈时终于天全黑了,但热浪似乎不减。5圈完成,均速30,还算及格。

    换上跑步的装备,去麦当劳的洗手间洗了把脸,出来时有个陌生的单车少年热情地问我:还要练吗?
    我说还要再跑一圈。他问:内环?我说:外环。他用力握拳鼓励我说:加油!

    一丝风都没有,我投身于夜色中开始外环的征程,起步时感觉还不错,5分半的配速稳步前进。2公里后,身体和肌肉不感到累,但感觉头脑发热。我的耐热性很差,汗在不停地流。

    突然一刻,我不想跑了,停步下来开始走,希望脑温降低一点。
    热,很热,一直幻想着能有当头一盆冷水,但那是幻想。
    重新开始跑,把速度降到6分,甚至更慢。想过半途转向抄近路返回北亭,但不想放弃计划,再慢也要完成。对自己好一些,没有任何时间目标,一路慢跑,心情平稳至开始有点低落。于是又开始走,一边走一边听路边的虫鸣。外环上人烟稀少,无言的路灯整齐地在前面延伸。

    跑步是很私人的事情,所有跑过的里程时自己的所感所思,绝大部分却不足与外人道也。即使喜欢分享的人如我,说出来的也不过是其中寥寥。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地累积公里数和时间,以及把所有的私人体会压缩、放置在心里的某个角落。这些都是我所经历的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只有跑得更多,才能收获更多。旅行如是,生活亦如是。

    最后4公里,终于起风了,路面的热浪和暑气也少了许多。迎着风跑着,即使很慢,感觉也很爽,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列子御风而行的感觉?

    回家的路上,雨点终于开始下了。洗完澡看到窗外的大雨滂沱,为何我忍受了那么久下雨前的闷热却没有等到雨水的滋润呢?



    “有时候我无法跟别人确切地解释清楚我在途中看到的、所感受的。” 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向前奔跑

    2012年7月21日 广州
  • 从香港Lantau50越野跑说起
    July 18, 2012
      今年3月份在香港参加大屿山Lantau50越野跑赛,低估了赛事难度,前面跑得太快,跑到30多公里处就崩溃了,后面十几公里基本跑跑走走。让我感动的是香港人真的很好,在我状态最差的时候不断被人超过,先后有两个跑过的香港跑友停下来问我:“你没事吧?是否需要能量棒?”当我说我还有能量棒的时候,有一位还是很关切地又问了一句:“你确定吗?”他们的关心给我的动力比能量棒还有效,呵呵。
    挥雨@Lantau50 2012
    挥雨@Lantau50 2012


    我花了9个小时才到终点,快抵达时有一个跑得飞快的年轻人超过我,聊了几句,意外地发现他居然是微博上神交已久的@香港小吕,热情握手相认,很开心!但我知道小吕的能力远高于我,怎么会跟跑崩了的我差不多冲线呢?一问之下,才知道小吕带了很多盐丸一开始特地跑在后面,然后烈日当空之时才从后往前赶,一路看到有抽筋的选手就发盐丸,所以这么晚才冲线。
    香港小吕@Lantau50 2012
    香港小吕@Lantau50 2012


    于是自从Lantau50之后,我参加比赛都会多带一点补给。比如上次东莞半马我就多带了能量棒,后来分别给了最后阶段岔了气的晶,以及首次跑半马的木瓜。(芒果知道我有这个习惯后,强烈要求我带火鸡,她跑累了需要吃火鸡,哈哈!)

    前两天群里在热议说这个月底广州富力地产搞的一个下午跑得7.5公里赛事,没看到主办单位有什么针对中暑的措施,于是有人就提议不要去参赛。我看到大家的讨论后,就说了以上我在Lantau50遇到的事情,建议如果主办单位针对中暑的措施做得不够,大家最好带些补给或治中暑的药品去参加这个赛事,如果真的有人中暑时,就能帮上忙。当然,最理想的方式是和主办单位有更多的沟通和建议,尽量把赛事的准备工作做好。

    我们常常羡慕香港有很多好玩、办得好的比赛,但广州何时才有更多好的比赛呢?不是靠我们整天去批评内地的比赛主办方,就可以的。而是用我们的参赛经验去帮助主办方做得更好,包括主办方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跑友考虑如何可以互相帮助和影响,就像Lantau50里我遇到的这些热心跑友一样。

    香港的赛事之所以好玩,不仅仅跟组织者有关,也跟专业负责的志愿者有关,跟热爱跑步、充满热情投入享受比赛、热心助人的跑步者有关。我们要从自己做起,首先做一个和大家一起享受比赛的跑者,再多尝试做赛事义工,然后影响和帮助主办者做得更好。这样内地才会有越来越多好的比赛,我们也不用老是羡慕别人,吐槽自己了,呵呵。

    无论组织得怎样的本地赛事,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尽量去捧场。就算是富力地产这样的有一定商业性的活动,我觉得也是好现象,说明跑步者开始多起来了,所以跑步为主题的商业活动才会多起来,这总比请一两个二三线的香港明星来剪彩要有意义得多啊。因为每一场跑步赛事都应该是跑友展现风采的机会,不仅仅是靓丽的装备和健美身材,还有与众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优雅的跑者风范。那么每次比赛都会吸引更多的新人加入跑步哦。

    最后,强烈推荐重口味越野跑者参加Lantau50赛事,难度较高,50公里海拔上下2700+,全程只有海边一小段数公里水泥路,大部分是泥路。比北京TNF50公里的难度要高不少,我用了6小时24分跑完北京TNF50,Lantau50用了9小时。当然状态略有不同,而且Lantau50我的策略出了点问题,但仍然可比较难度的差异。2013年Lantau50将于3月9日举行,今年9月将开放报名。(www.lantau50.com被墙,必须翻墙才可访问)
    标示清晰,是香港郊野径的特色
    标示清晰,是香港郊野径的特色

    Raidlight是Lantau50的主赞助商
    Raidlight是Lantau50的主赞助商

    大屿山顶
    大屿山顶
  •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June 25, 2012
      “人的生命有什么没什么,往往不是取决于我们去了哪里、看了什么,而在于去到看到时,我们的内在感官与记忆有多少准备。生命的丰富与否,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还不如跟自己内在准备来得密切。 很多人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眼睛,就算去到罗浮宫,也装不进任何东西到自己生命里。很多人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耳朵,在音乐厅一样听音乐会,他就不会有感动,不会有愉悦,不会有音乐冲击出来的体验。很多人没有准备好自己的心,他就无法感染别人的痛苦、别人的兴奋、别人的快乐。活在这个世界里,不同的人会和世界发生不同的关系。 我希望你早早准备好,开放自己,让世界的丰富,通过感官与想象,都变成你生命中的丰富。”——杨照《我想遇见你的人生》P11

    今天读这本杨照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越读越喜欢。一本父亲写给女儿的情书集,读之前我就做好了温情泛滥的准备,如果是过于私人之间的讲述,我会比较抗拒。幸好杨照写给女儿的时候应该已经有所注意,一些背景会交代清楚,也不会啰嗦累赘。

    最喜欢上面摘录的这段话。

    2012年6月25日 广州
  • 这些人,那些事
    June 16, 2012
      我读书的速度比普通人快些,否则怎么一年读一百本书?很多时候,我享受快速阅读,即使是一些经典的好书我也喜欢先快速读一遍,然后再慢慢细读。但也有些书会喜欢得让我忍不住第一次读就要不断地减速,也不忍心太快读完。比如正在读的这本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就属此列。

    最初认识吴念真是在电影《一一》里,那个面临中年危机的NJ,平和、柔软而坚定。看这部三个多小时电影中的各种普通人和事,却似乎过了很多遍人生。

    而这本书《这些人,那些事》亦是如此,娓娓道来的每一个故事,是吴念真对故人故事的回望,那些亲情友情和身边小人物的真情,蕴藏着真善美、温暖与希望。

    “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这些人,那些事》”

    谢谢吴念真,谢谢这些人,和,那些事。

    想了解吴念真说故事风格的童鞋可读这篇:《计程车司机的故事》

    2012年6月16日
  • 2011香港毅行者广州分享会
    December 7, 2011
     每年11月的某三天,过万人活跃于香港郊野麦理浩径一百公里的山路上,“乐施毅行者”吸引着各种各样不分年龄、职业、国籍的参与者。这个在香港几乎人尽皆知的“疯狂的”的户外运动项目,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公众筹款活动之一。每一次毅行者活动,汗水、泪水、友情、欢乐、感动都冲击着每一位参与的人!

    100公里山路,4人一队,48小时内完成,每队为乐施会筹得最少6800港元。这些冰冷的数字或许很难理解让参与者感慨万千、如痴迷恋的毅行者活动的魅力。为什么每一年总有那么多热衷于毅行者的人愿意出钱出力还要通过抽签才获得参加资格,甚至不远千里远道而来参与这个近乎“变态”的从身体和意志上“折磨”自己的事?难道只是出于对体能和意志的挑战?或者是筹款做善事?太多太多的毅行者的故事,太多关于感动、自我超越、团队精神、友情的故事。如果你究问参与过毅行者的人,总会在一番努力解释和感觉言不达意的无奈之后,他们最后就会认真而激动的盯着你的眼睛说:“你一定要参加一次毅行者!不会是你想象之中的那样,但,绝对,绝对超值!”

    1210日周六下午,52011年的毅行者和数位支援队成员将和你分享这项令无数人为之疯狂的户外活动,共同展示别样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他们各自拥有爱上毅行者的原因和精彩的毅行经历,有的似曾相识,有的想也未想过。100公里,48小时,4人同行,9个检查站,支援队,筹款;这一连串数字堆砌出来的,是文字难以解释的奥妙。。。

    或许你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对麦理浩径和徒步感兴趣,我们会分享百公里的风景和画卷;

    或许你是运动爱好者,对越野跑感兴趣,你正在准备TNF100HK100这样的超长距离耐力跑赛事,我们会和你分享我们挑战超级毅行者(18小时内完成超级毅行者)的经验和教训;

    或许你是NGO组织工作人员、热心慈善、或者是赛事组织和策划人员,我们可以分享乐施会是如何高效地组织和保障上万人在山野活动的顺利进行,“助人助己,对抗贫穷”的理念是如何贯穿到每个细节;

    或许您只是想在一个周末充满阳光的下午结识几个新朋友,听听他们的故事、体验和收获,参加毅行者分享会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因为:

    “毅行者是关于在最恶劣环境下跟队友互相认识、互相扶持、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彼此认识的‘四人同行’旅程。”

    “毅行者是关于不轻易放弃,但更重要是关于照顾队友和自己。”

    “毅行者是关于迈向自己定下的目标,但更重要是帮助他人达成愿望。”

    时间: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下午14:30-17:30
    地点:广州市新港西路中山大学南校区南草坪咖啡馆(中区第一教学楼南侧)
    费用:无活动费,咖啡馆需最低消费10元/人

    主要演讲人:

    阿翔,大理人氏,2008年5月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之后,在灾区参与了乐施会的紧急救援工作。2008年11月,受邀参与了08年的毅行者活动,由2名乐施会义工及两名来自四川灾区的灾民组成了“跨越5.12”队。从此每年参加乐施毅行者活动,其中3次参赛1次支援队队长。

    挥雨,徒步跑步铁三爱好者,2010年参加乐施毅行者后成为毅行者深度沉迷粉丝,希望能让更多的内地户外运动爱好者了解和爱上毅行者活动。2011年组队挑战超级毅行者未遂,以22小时39分全队完赛。

    关于乐施毅行者:

    1、“乐施毅行者”是一项别具意义的筹款活动
    “乐施毅行者”是香港最大型的远足筹款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自1986年以来,先后有65,000多名参加者为这项活动合共筹得超过3亿2千3百万港元,以支持乐施会在本港、中国内地、非洲及亚洲其他地区推行扶贫救灾和倡议工作。不过,目前全球仍有数以亿计的贫穷人过着日夜奔波却朝不保夕的苦日子,他们正需要你的支持。

    2、“乐施毅行者”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团队活动
    - 参加者必须四人组成一队:
    -日夜赶路,于48小时内横越100公里麦理浩径。
    - 一路上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共同克服种种困难。
    - 最少提前3个月开始组织支持队伍、计划行程及不断练习。



    相关链接:

    乐施毅行者官网:http://www.oxfamtrailwalker.org.hk 
    乐施毅行者2011宣传片:http://t.cn/asUzff
    2010乐施毅行者无敌小宇宙视频剪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E4Mjc2.html?firsttime=8




  • 我们参加乐施毅行者的原则与目标优先级
    November 2, 2011
    1118香港乐施毅行者只有两周时间了,作为“无敌小宇宙Super”队的队长,我整理了关于这次参加毅行者的原则和目标优先级,这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为比赛做更充分的准备。这本来是写给队友的邮件,但我想也值得分享出来,给其他参加毅行者的队伍参考,也可帮助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乐施毅行者活动。
    香港乐施毅行者,是香港著名的远足慈善筹款户外活动,4人组队,日夜赶路于48小时内横越100公里的麦理浩径;而在18小时内完成的队伍则被称为超级毅行者。我们“无敌小宇宙Super”队(0999队)此次将挑战超级毅行者,如能完成,将是香港乐施毅行者30年历史上第一支全部由内地选手组成的超级毅行者!(除驻港部队)

    以下是我们参加乐施毅行者的原则与目标优先级:

    一、安全第一

    我们四个参赛者都是耐力运动的业余爱好者,运动已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是一辈子的事。如果因为这次比赛的任何因素而给身体带来伤害,影响以后对运动的享受,都是不值得的。我们要在确保身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我们的比赛目标;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为了此放弃其他所有目标。

    请思考以下问题
    你最可能受什么伤?如何避免?有何旧患?
    如何照顾好自己,不要猛进和受伤的同时不会过于谨慎?
    除了比赛过程的小心,比赛前还可以为避免受伤做什么准备?
    比赛过程中,万一有队员受伤,该怎么办?如何判断放弃还是坚持?

    二、团队完赛

    毅行者活动,只有团队成绩,没有个人成绩。100公里途中九个检查站都必须全体队员一起到达后才能进站check-in然后再次出发。这个简单的规则让毅行者很特别也很有魅力。

    完成百公里非易事,而以团队的形式,有正面的因素之余也会增加更多的难度。例如你常常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跑,当你进入状态时队友可能正处于疲倦期,而你不能自顾自疾驰而去。最终的团队成绩实际上就是每一段路速度最慢的队员的成绩之累加。想要更好的成绩,就要帮助最慢的队员提高成绩。

    如果你只是为了挑战百公里,你可以参加TNF100HK100磨房百公里等其他百公里比赛和活动;如果你只是为了美丽的麦理浩径而来,麦理浩径就在那,天天都可以走;而参加乐施毅行者,我们要的是Full team完赛。当团队和队友有问题时,要做的不是指责和讲道理,而是想想自己为切实改善这个问题能做些什么。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问题:
    在某一段路上你如果是最慢的队员,你该怎么做?
    如何帮助最慢的队员?你现在想到了哪些方式?
    在各自身体和精神状态处在极其疲惫的极端情况下,团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你能为此做些什么?比如最常见的是互相的指责和抱怨。


    三、超级毅行者

    在全队安全一起完赛的前提下,我们挑战超级毅行者,18小时完成100公里麦理浩径。

    根据过来人的经验,如果训练有素团队默契和各种因素顺利的情况下,即使全程只是快走,不跑,也能在18小时内完成。从我们队四个队员的跑步能力来说,都有在16小时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百公里的实力。但最终能否成为超级毅行者,关键不是跑步实力,而是比赛过程中不受伤、不迷路、营养补给及时恰当、心态平稳、互相鼓励和支持、适当的装备、还有不太恶劣的天气等等。

    百公里是一个漫长的路程,勇往直前的同时需保持谦卑谨慎的心态做好以上的各种准备,因为百密的一疏也可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问题:
    在备战毅行者中,你现在最重视的因素是什么?训练?装备?补给?还是队友的情况等更多因素?有哪些因素你考虑的较少的?如果出错,最可能在哪个环节?
    你研究百公里的路线了吗?体力如何分配?需要支援队如何配合?

    以上内容,期待赛前和队友们一起思考和讨论。 

    最后,希望了解和支持我们无敌小宇宙Super队的朋友,请点击:这里
    加入我们,一起为世界上贫困中的人们尽一份力!

    2011年11月2日 于广州
     (注:此文写于2011年毅行者前,当时完全低估了18小时完成毅行者的难度,且遇到毅行者历史上第二恶劣天气,彻夜的大雨让山路泥泞不堪,最终以22小时40分完赛,但做到了安全、全队完成的原则)
  • 受苦是为了什么?为何要练铁人三项?
    September 15, 2011


    当亲友们得知我要去韩国济州参加铁人赛时,我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比赛的奖金有多少?”我略带羞涩的回答:“这个比赛没有奖金。”于是下一个问题往往是:“那路费食宿应该包的吧。”我只好更抱歉地说:“不仅路费食宿都是自费,参加比赛还要一两百美金的报名费。”这下他们就更茫然了,虽然他们没有说出来但我猜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这又游泳骑车跑步的,100多公里,要吃那么多苦,给我钱我还不一定去,还要自己贴钱去?你不是跑步跑傻了吧?”其实不光是路费,赛前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训练,自行车等装备也价格不菲,这些都是我心甘情愿去投入的。

    这个对话过程可谓是对体育运动两种截然不同理解以及价值观的对比:一种是深入民心的举国体制金牌思维,运动员所有的汗水和拼搏为的是国家荣誉或高额的金钱回报,如奥运冠军和姚明刘翔李娜等等;另一种是业余群众运动,他们参加比赛是出于爱好和热情,以接近专业的方式投入训练,不断地挑战和探索自我,强健体魄磨砺意志,从而将运动变成生活方式和自我成长的一部分。这两种价值观并不矛盾,前者中国已经可算是世界第一了,后者正方兴未艾,虽离欧美的群众体育大国还有相当距离,但已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投入并享受其中。这次韩国济州铁人赛更是说明了这点,分别有19人和15报名全程和70.3铁人赛,各有11人完赛。虽然和欧美以及邻国日韩相比,人数和成绩仍不在一个级别,但已是一个可喜的开始。

    业余运动员比职业运动员面临更多的挑战,没有专业教练帮你制定训练计划和使用专业的训练方法、没有各种高科技手段随时监测你的各项训练数据,没有营养师给你配餐和能量补给,没有专职按摩师帮助你舒缓训练后的恢复,没有专业运动医生和特效药帮助你从伤痛中尽快康复,没有人赞助你优良的装备并教会你如何善用它们,也没有人叫你早起、在你低谷的时候鞭策你前行。对于业余运动员,以上一切都要自己努力地学、不断积累,而至少略知一二;同时更重要的是,你也要努力工作和照顾好家庭,否则哪有时间和金钱支持这样的业余爱好? 

    即使要付出如此的多,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并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

    有一个电视节目组曾经做了一个试验,选了一个身体素质一般的普通人,经过三个月训练后参加夏威夷Kona铁人赛,最后成功完成大铁全程。许多人在身体上已经具备了完成大铁的条件,但在思想还没准备好而已。这个普通人在比赛中因大腿肌肉拉伤,差点想中途放弃,最后仍坚持了下来。片中采访铁人世界冠军Chris Mccormack时说到:“作为第一次参加铁人赛,当他体力到达极限时,要挖掘自己内心的力量,要比以往更深入地倾听自己、质疑自己。当你冲过终点,你就会焕然一新。”这就是铁三让人脱胎换骨的地方:凡人也能做到!

    不是因为受苦后得到什么,而是成为什么。”这也是我投身这项运动的原因。经过一年的练铁,我相信,铁人三项是一生的运动,也会给我一生的快乐:超棒的身体素质,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自律能力,快乐的时光,以及结交到很好的朋友。


    推荐阅读:《草根铁人——我的第一次Ironman》两年前体重还是186斤的大象鼻鼻在这次济州铁人赛中完成大铁全程的记录。

    如何开始铁人之路

    1、报名参加一个3-6个月之内的比赛,这是让你马上采取行动的最有效方式

    2、寻找组织,学习和交流知识,国内铁三有三个人气较旺的论坛,聚集着国内最多的铁人,不仅有许多有关铁三的知识贴,还有不少铁友在这里发布自己的训练计划、详细训练记录和心得感受:东方红自行车论坛铁三版,版主是党旗上海铁人俱乐部论坛,版主是Bruce悠游网铁三版,版主是Rosemary。推荐上海铁人整理的《铁人三项知识大纲》,有大部分你需要的知识。

    3、找到当地的同好,不仅可相互学习和交流,还能成为训练的好伙伴

    4、了解当地游泳场所,跑步路线,以及适合自行车训练的路线

    5、购买装备,基本的装备包括:
    铁三服,比赛时可以适应游泳、骑车和跑步三个阶段无需更换衣服;泳镜、泳帽、泳衣/裤;一辆公路自行车、锁鞋、头盔、训练骑行服;跑鞋、跑步衣裤。

    其他有用的装备:
    运动手表:跑步和自行车时,记录你的距离速度以及心率,提供数据帮助实施计划和事后分析;一辆铁三自行车/计时自行车:比公路车更符合铁三比赛的特点,风阻更小、兼顾了舒适性和骑行效率,为长跑阶段节省了体力等作用;胶衣:一般当水温低于24度的铁三比赛可穿着胶衣,不仅能帮助你保持体温减少能量消耗,更能提供多一点浮力让你游得更快;营养品:能量棒、电解质丸等,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补充能量、矿物质与维生素。

    6、制定你自己的训练计划,开始你的铁人之路!


    2011年7月



  • You are an Ironman ——2011韩国济州铁人赛纪实
    September 14, 2011
    这是给《户外装备》杂志的稿子,发在2011年9月刊。


    You are an Ironman  ——2011韩国济州铁人赛纪实


    1974年2月17日,一群体育官员聚集在夏威夷群岛的一个酒吧里争论:世界上究竟哪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最具有刺激性、挑战性,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和体能?有的说是橄榄球,有的说是渡海游泳,还有的说是长距离自行车、登山、马拉松等等,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海军军官约翰•科林斯提出:谁能在一天之内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游泳3.8公里,再环岛骑自行车180公里,最后跑完42.195公里的马拉松全程,中途不得停留,谁就是真正的铁人。科林斯的想法得到大家的的支持,于是第二天就有15人包括1位女选手参加了比赛。结果有12人完成全程,第一名成绩为11小时46分58秒。就这样铁人三项这个融入自然、挑战自我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在这种充满戏剧性、冒险性的情况下诞生了。(关于铁人三项的起源,以上的描述更具故事性,而Wikipedia上有更据考证的说法

    现在,每年在铁人三项发源地夏威夷Kona岛上举行的Ironman铁人世界锦标赛,已成为几乎每一个职业和业余铁人运动员的梦想赛事。而要获得Kona全球铁人总决赛的参赛资格,你必须要参加WTC(世界铁人三项公司)在遍布世界各地超过50个的Ironman铁人赛,并在你的年龄组取得一定的名次。今年7月的韩国济州铁人赛正是其中的一个分站赛。

    这次韩国济州铁人赛共有883人报名参加全程铁人赛,俗称“大铁”,;有216人报名参加70.3赛事(即半程大铁,游1.9公里骑90公里跑21.1公里,累计约70.3英里)。除了15名职业选手都是业余运动员,运动员主要是业余选手是铁人三项的一大特点,不少世界冠军都有自己的职业。高手们期待通过这个赛事获得Kona参赛资格,而更多是普通人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漫长赛道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大铁终点拱门前有一句标语:”You are an Ironman(你是一名铁人!)”,经历了226公里的艰苦跋涉来到终点前看到这句话是何种感觉,相信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体会!

    由于今年5月的中国铁人赛因当地水库临时不能使用而被迫取消,WTC不仅为选手退报名费和报销部分旅费,同时提供了全球十多个国家的铁人赛免费参赛名额,于是相当多的中国选手选择了时间和地点都比较接近的韩国济州铁人赛。分别有19人和15报名全程和70.3铁人赛,这是有史以来最多中国运动员参加的境外铁人赛事,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铁人运动来说,无疑是一次里程碑式赛事。

    在中国选手中,最引人注目莫过于来自北京的党琦(网名党旗)。他是国内铁人运动的旗帜人物,曾是游泳运动员,做了6年的航空乘务员,现在是健身教练,业余铁三爱好者。2006年他在海口时看到自行车店上铁人赛的海报,一时兴起买了一辆公路自行车练了十几天就去参赛,从此爱上了铁人三项。目前是国内铁三第一好手,国内的铁三赛冠军无数,去年WTC给了中国铁三协会一个额外Kona名额,就由党琦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Kona赛。作为新人,党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0小时47分54秒完赛,在1900名选手中名列894名。这个参赛经历让党旗见识到铁人顶级赛事的盛况,同时更使他下定决心要凭自己的实力在分站赛中取得佳绩,名正言顺地获得Kona参赛资格。所以这次济州铁人赛,党琦的目标就是Kona门票,他需要进入他所在30-34岁年龄组前六名才行。这可是实力最强的年龄组之一,并不容易,更有不少来自欧美铁三强国的高手,他们为了避开所在国家激烈的竞争而不远万里转战韩国。

    除此之外,近半的中国选手来自上海铁人俱乐部的参赛团,共组织了16人参赛,其中全程10人,可见民间俱乐部对铁人运动的推广功不可没。而我来自广州,练铁一年,去年在香港参加了一次奥运标准铁三赛(游1.5公里骑40公里跑10公里),这次我第一次参加70.3铁人赛,完成赛事并用自由泳游完全程是这次比赛我的最低目标,因为作为一个自由泳初学者,三个月前连续游50米还很吃力呢。

    铁人们的嘉年华

    为了赛前适应场地和足够的休息我们提前4天抵达济州。一下飞机就是阴雨连绵,大雾弥漫,能见度常常只有数十米,天气预报显示一直到周日比赛日都是这样的天气,大家心里都有些忧心,这样的雨天对自行车阶段尤为不利,风阻大,而路面湿滑让高速时的车子不好控制。所幸第二天开始天气就不断好转,比赛日的中午进入跑步阶段时更是艳阳高照。

    赛前@RMJ陪我去游泳赛场试水,上岸后在巨幅招贴画前摆拍,呵呵。Photo by @niki梁爽

    组委会的赛事组织比较周全而高效,整体流程清晰合理。如注册和领取赛事包快捷方便,注册时给每个运动员戴上有自己号码的防水手环,手环一旦戴上要摘下的话只能剪断。除了确认了参赛者而不能找人代跑,也是此后参加各种赛前赛后活动和比赛时的身份证和通行证。红色手环是参加全程的大铁,黄色是参加半程的70.3赛事,工作人员很容易识别和管理。去年参加香港乐施毅行者活动时也曾戴过这种手环,有效地识别身份并提供相应服务和帮助,不知国内的比赛何时才会采用。此外,还有免费检修自行车的专业师傅,不厌其烦地帮助选手解决车辆问题。

    比流程和效率更出色的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和许多细节背后的铁人理念:这不仅仅是顶尖高手们对决的比赛,更是每一个铁人爱好者的嘉年华。无论你是其中多普通的一员,你也在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铁人故事,而铁人赛正是你实现自我承诺和梦想的盛事。

    比赛前后都有官方的聚餐活动,前者有韩国民族艺术表演,后者有颁奖礼,气氛很好。不仅是为了比赛,更是来自各国铁人的大聚会大Party。并且餐食充分考虑比赛的特点,赛前的以碳水化合物、鱼类为主,赛后的颁奖庆祝宴则品种丰盛得多,各种烤肉、海鲜、酒类大量供应。

    赛前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铁人村,也就是铁三装备用品展会,Ironman官方商店和铁人三项相关的各种著名品牌一般都会设置摊位展示最新款的装备,酷炫的外表加针对铁三的专业设计,“毒害”着每一个铁三爱好者。像我这样第一次参加Ironman比赛的新人,走进满眼皆是Ironman标志的官方商店,真是情绪饱满兴奋不已。于是刚换了几十万韩币的跟我情绪一样饱满的钱包开始不断减肥。(更多铁人村的照片请猛烈点击上海铁人nicole的图片报道之赛前篇

    比赛前的几天,满街都有身材匀称的铁人男女们穿着紧身衣,或是骑着酷车飘然而去,或是脚踏七色彩云跑着和你擦肩而过。你很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训练才来到这里,在你所生活的圈子里只有极少数人像你这样在孤独和内省中坚持着,而来到这里能遇到这么多和你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人,即使你们从未谋面,但却似心灵相通。

    比赛日!

    换项区  Photo by @niki梁爽

    7月3日,比赛日,半年的艰苦训练就为了这一天。韩国济州岛Hwa-Sun海滩,天气阴沉,海面轻雾弥漫。大铁是早上7点鸣枪,70.3是9点。我是7点多抵达海滩的,这时大铁的比赛已经开始,气氛极其热烈,强劲的音乐声、主持人在不断地报道赛事渲染气氛。当领先的选手完成3.8公里游泳开始上岸时现场沸腾了,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党琦名列第九上岸,把不少职业选手都抛在身后!

    9点整70.3的比赛开始,我和200多选手身穿防寒胶衣集体跳海,虽然不比大铁比赛时近千人跳海的场面,但仍是白浪四绽、激动人心,接着就看到海面上飞鱼般飞翔的手臂们在不断地出水入水。置身其中的我,只感到四周海水沸腾,到处都是胳膊和大腿,一不小心就被一招天外飞仙的手或脚把泳镜打歪了,海水进了泳镜泡着眼睛,只能停下来重新整理一番再继续奋勇向前。

    游泳是我的弱项,这次赛前苦练自由泳,完成赛事并用自由泳游完全程是这次比赛我的最低目标。海面的轻雾开始慢慢散去,我继续轮流挥舞着双臂一下一下地往前划,海水比平时在游泳池的浮力大,再加上胶衣也有一些浮力,这对于自由泳初学者的我尤其珍贵。体验着在水中向前快速滑行的畅快感,对比自己数月前连续游50米都很艰难和反复练习过程中进步缓慢的挫败感,现在总算在比赛中收获苦练的成果,心里更觉痛快淋漓。不知不觉就游完了,踏浪上岸,用时近42分,去年我在香港标铁赛用蛙泳同样时间只游了1500米,今年多游了400米,这也是苦练的回报。

     
    上水后,一边跑向换项区,一边脱胶衣 Photo by @niki梁爽

    Photo by @何亦红

    我的骑车和跑步阶段,就没那么顺利了。济州骑车的赛道起伏太多了,全是上下坡,基本没有平路,虽然有上坡的痛苦就有下坡的畅快。不过骑车爬坡是我的弱项, 65公里前一路顺利,我在不断地超车,约65公里处大腿开始抽筋后,最后20多公里在和大腿痉挛反复做斗争中。说起大腿抽筋,真是一个让我懊恼的话题。今年2月的香港马拉松,也是在后半段的抽筋让我以远低于期望的成绩完赛。虽然成绩不算什么,但说明围绕着目标的各种训练和比赛的策略安排或执行出了问题。这次赛前的训练以游泳为主,骑跑的训练强度不够可能是主因。比赛中能量棒和电解质丸补充得不够,以及铁三车练得少、姿势和肌肉不习惯应该也有关系。

    好不容易完成了骑车,用时3小时9分,进入了第二换项区,可刚取了换项的赛事包跑向换项帐篷,右大腿又开始新的一轮痉挛抽搐,我当时就蹲在地下久久不能起身。如骑车赛道一样,跑步赛道也全是上下坡,时至中午时分,艳阳高照,沿途没有遮掩,在烈日下这样的赛道对每个选手都是考验。前两三公里,抽筋仍在反复继续,期间我在路边压腿恢复了许久,不断有选手跑过,独自一人大汗滴小汗地在路边压着筋等待肌肉痉挛的舒缓。还好心情不至沮丧,相信自己一定能完赛。

    Photo by @何亦红

    起身走了一段路,总算感觉可以跑起来了,告诉自己时间拖得越长,受的苦越多。即使终点还遥远的现实挺残酷,我也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改变现实。一路时快时慢地跑着,先后遇到折返回来的尘雨风、阿颢、Bruce等熟人,根据距离能大概预估到他们的成绩,很为他们感到高兴。折返后被党琦超过,但感觉他的速度不算快,有点担心他在这样艰难的赛道是否能10小时完成,喊了句:党琦加油!党琦回头示意后继续前行。

    太阳越来越耀眼,体能在不断流失,每过一个补水站都用冰水降温。最后一公里,见到戴着完赛牌的阿颢,他陪我跑了几百米,有了兄弟的陪伴我的速度和激情马上就被点燃,直到冲刺前的百来米阿颢退出了,让我独自冲刺享受最后的欢呼。振臂跑过终点的拱门,我完成了!6小时21分38秒,一个很普通的成绩,但我做到了。

    最后得知党琦这次最后跑步阶段由于坡太多没能实现进十目标,以10小时20分25秒完赛,名列年龄组第九,比能获得Kona门票的第六名只少了6分钟,很可惜!赛后和党琦聊了几句,他很坦然,去Kona的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要追寻梦想唯有努力训练、比赛、总结、不断提高自己,这也是Kona的魅力所在!

    中国铁三与世界的差距

    铁人运动在中国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和欧美强国乃至邻国日韩的整体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据报道,每年英国经官方批准的赛事可达350次,几乎每天都有比赛。全国有200余家铁人三项俱乐部。日本大约有30万人参加铁人三项运动,每年大约举办200次比赛。而中国大陆每年比赛十多个,曾参加过铁三比赛的人数大约在2000人左右,能常年保持练铁的业余选手不超过1000人。

    而这次济州赛的最终成绩也反映了中国和世界的差距,下表是本次比赛中几个典型国家完赛人数和成绩不分性别和年龄组的粗略对比:


    完赛时间澳洲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小于10小时7121000
    10-11小时之间144415120
    11-12小时之间163549000
    大于12小时11943411041
    总完赛人数481854061161



    韩国由于是东道主的缘故,参加人数是最多的,且应基本反映国内的最高水平,但其高水平选手和远渡而来的日本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中国不仅没有能进10小时的选手,且除了党琦的一枝独秀,其他选手都在12小时以外的水平。中国台湾有两人在10小时多,且有一名为女性,作为女子选手这可算是世界一流水平了,她也再次拿到了参加Kona铁人世界竞标赛资格,是这次比赛大中华区唯一拿到kona资格的选手。

     “中国选手参与Ironman运动与日韩相比有着相当的差距主要三个原因,” 上海铁人Bruce在2010年时曾做过这样的分析:“1、缺少资金;2、民众和媒体对此项运动的认知度不够;3、中国选手在这项运动中还没有突出的成绩。由于缺少资金,我们缺乏优秀的教练,训练场所,精良的装备,所以很难突破性的取得世界级的成绩;没有世界级的成绩,就很难被主流媒体所关注,民众也因此关注度不够。民众和媒体的关注度不够将直接导致资金的缺乏。如此这番,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不过从这次济州赛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恶性循环正在开始被慢慢打破,国内包括《户外装备》在内6家户外运动媒体派出了记者采访赛事,媒体们已敏锐地感觉到了这项本应属于普通人的魅力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在民间俱乐部方面,立志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上海铁人俱乐部组织了国内最大的参赛军团;大连等地的俱乐部已有一定基础;党琦也刚在北京成立了铁三俱乐部,运用自身在铁三界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加入这项运动;广州的铁人俱乐部Rosemary也在筹办中。随着媒体关注、民间俱乐部的涌现,有更多像党琦这样的明星级选手出现,相信铁人运动在未来几年在中国会不断地走向良性循环而高速发展。





  • 体验铁三,探索你的未知——我的韩国济州铁人赛
    September 10, 2011
    2011年7月初,我和朋友们前往韩国济州岛,参加了我的第一次铁人赛,Jeju Ironman70.3。这篇文章回来没多久就写了,由于是给《户外探险》杂志的约稿,一直没有发在博上。

    《体验铁三,探索你的未知》
    韩国济州岛Hwa-Sun海滩,天气阴沉,海面轻雾弥漫,原本硕大的红色金字塔充气浮标在远处茫然无边的大海中只是个图钉般地若隐若现,而我正在冰冷的海水中奋力游泳,这是一年一度的济州Ironman铁人赛。我参加的是其中的70.3赛事,要在海水里游1.9公里,然后上岸骑车90公里,最后跑步21.1公里,总共113公里,约70.3英里,这就是70.3铁人赛名称的由来。而那些参加全程的选手要完成两倍于我的距离,全程的Ironman铁人赛俗称“大铁”。

    海水清澈,刚开始水浅处海底黑色的火山岩砂清晰可见,游得离岸边越远,渐渐水下只有幽绿混沌的未知,这时我总算从一大群“企鹅”中杀出重围了。因为海水低于20度的水温,运动员们都穿着防寒胶衣,比赛前一个个就像企鹅一般站在海滩上。一声令响,两百多只企鹅争先恐后地集体跳海,虽然不比大铁比赛时上千人跳海的场面,但仍是白浪四绽、激动人心,接着就看到海面上飞鱼般飞翔的手臂们在不断地出水入水。置身其中的我,只感到四周海水沸腾,到处都是胳膊和大腿,一不小心就被一招天外飞仙的手或脚把泳镜打歪了,海水进了泳镜泡着眼睛,只能停下来重新整理一番再继续奋勇向前。事先杭州的罗就告诉我出发前别站得太前,你如果游得慢又挡在前面会挨很多手脚的拍打,有的高手甚至会直接从你身上爬游过去的,看来不假。

    Photo by @niki梁爽




    经过百米的纠缠,我有一种杀出重围的感觉,附近只剩下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几个一起努力向前划,整个世界总算清净下来。不过杀出重围只是自己的主观错觉,真相应该是速度不一的选手们各自的距离开始拉开,高手们已经义无反顾地远去了。无论如何,我开始找到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向着大海远处的浮标划去,心里默念着450米处是第一个浮标,900米处是第二个,然后横游100米是第三个浮标再折返游回海滩。

    游泳是我的弱项,这次赛前苦练自由泳,完成赛事并用自由泳游完全程是这次比赛我的最低目标。海面的轻雾开始慢慢散去,我继续轮流挥舞着双臂一下一下地往前划,海水比平时在游泳池的浮力大,再加上胶衣也有一些浮力,这对于自由泳初学者的我尤其珍贵。体验着在水中向前快速滑行的畅快感,对比自己数月前连续游50米都很艰难和反复练习过程中进步缓慢的挫败感,现在总算在比赛中收获苦练的成果,心里更觉痛快淋漓。

    真是不知不觉就游完了,踏浪上岸,一边跑向换项区,一边开始脱胶衣,看了眼时间40分钟出头,去年差不多的时间我在海里用蛙泳只游了1500米,今年多游了400米,自由泳还是王道啊。

    Photo by @韦飘飘

    淡水冲身,脱去胶衣泳帽泳镜,带上自行车头盔穿上锁鞋戴上风镜,吃了一个能量棒和一颗电解质丸,最后戴上号码布,这是从游泳到自行车换项的过程。推车出了换项区,过了自行车的起跑线,翻身上马骑没多远就掉链子了,笨手笨脚的搞了好一会才重新出发。接着没多久又发现GPS手表没开机,经验不足总是会出点小插曲的。

    这辆崭新的P3计时铁三自行车两周前才到手,我只是第三次骑,之前一直骑公路车训练。铁三车在个人独自骑行比赛中,可以让运动员舒适有效地运用休息把获得比公路车更小的风阻以及长途骑行的舒适性。不过我由于练铁三车太少,还不太习惯趴在休息把上的骑行姿势,感觉脖子很容易累,尤其下坡的时候心理上还不太接受两手只是抓着休息把而不是放在刹车上。

    济州骑车的赛道起伏太多了,全是上下坡,基本没有平路,虽然有上坡的痛苦就有下坡的畅快。不过骑车爬坡是我的弱项,在大学城骑车训练时,每次被大队伍甩掉都是在上坡时。90公里的骑车可分两个阶段,65公里前一路顺利,我在不断地超车,约65公里处大腿开始抽筋后,最后20多公里在和大腿痉挛反复做斗争中。说起大腿抽筋,真是一个让我懊恼的话题。今年2月的香港马拉松,也是在后半段的抽筋让我以远低于期望的成绩完赛。虽然成绩不算什么,但说明围绕着目标的各种训练和比赛的策略安排或执行出了问题。这次赛前的训练以游泳为主,骑跑的训练强度不够可能是主因。比赛中能量棒和电解质丸补充得不够,以及铁三车练得少、姿势和肌肉不习惯应该也有关系。

    Photo by @何亦红

    Photo by @何亦红

    还好,自行车最后的几公里一直是下坡,心理上保持高昂的状态进入了第二换项区,赛事已过大半,就剩下最后的跑步阶段了!可刚取了换项的赛事包跑向换项帐篷,右大腿又开始新的一轮痉挛抽搐,我当时就蹲在地下久久不能起身。很感谢来自广东的赛事工作人员Sean一直在身边关切地照应着我,等我缓解过来扶我进换项帐篷,反复微笑着但认真地叮嘱我:不用急,完赛!最重要的是完赛就好!

    艰难时刻,身边支持着我的朋友们让我更是心存感激,换上跑鞋和帽子,我再次走出换项区,开始最后21.1公里的跑步征程。亲友团的Rosemary和阿爽正在出发处为我拍照和喊加油,一出发就是一个大下坡,Rosemary拍照之余还不忘提醒我下坡一定要放松。还有来自上海铁人的亲友团和国内的媒体朋友,你们给我的每一个加油声都会和此情此刻留在我心。

    Photo by @韦飘飘

    Photo by @何亦红

    如骑车赛道一样,跑步赛道也全是上下坡,时至中午时分,艳阳高照,沿途没有遮掩,在烈日下这样的赛道对每个选手都是考验。前两三公里,抽筋仍在反复继续,期间我在路边压腿恢复了许久,不断有选手跑过,独自一人大汗滴小汗地在路边压着筋等待肌肉痉挛的舒缓。还好心情不至沮丧,相信自己一定能完赛。

    起身走了一段路,总算感觉可以跑起来了,告诉自己时间拖得越长,受的苦越多。即使终点还遥远的现实挺残酷,我也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改变现实。一路时快时慢地跑着,先后遇到折返回来的尘雨风、阿颢、Bruce等熟人,根据距离能大概预估到他们的成绩,很为他们感到高兴。太阳越来越耀眼,体能在不断流失,每过一个补水站都用冰水降温。最后一公里,见到戴着完赛牌的阿颢,他陪我跑了几百米,有了兄弟的陪伴我的速度和激情马上就被点燃,直到冲刺前的百来米阿颢退出了,让我独自冲刺享受最后的欢呼。振臂跑过终点的拱门,我完成了!6小时21分38秒,一个很普通的成绩,但我做到了。

    Photo by @niki梁爽

    Photo by @niki梁爽

    70.3和大铁的终点拱门并排,而在大铁的终点拱门前几米,有另一个同样大小的拱门,上面只有简单的一句话:You are an Ironman(你是一名铁人)当你即将完成226公里的跋涉,看到这句话是何种感觉?我知道在不远的将来我会来亲自体验,然后告诉大家,呵呵。

    每一次铁人赛都会有很多感人励志的故事,比如赛后得知那位79岁的日本老人经过15个小时奋战完成了全程铁人,他69岁开始训练铁三,77岁第一次参加大铁未能完赛,这次终于得偿所愿。而来自上海的大象鼻鼻,两年前是体重186斤的脂肪肝三脂高胖子,去年在国内几次奥运标准铁人三项赛中(总距离只有51.5公里)因为速度慢常常可能会被关门,赛前一个月在另一比赛中摔断了两个肋骨,这次比赛中因为经验不足把近视眼镜放错了赛事包,被迫带着900度近视的游泳眼镜仍然顽强地完成了226公里的赛事。

    身边一起训练一起参赛的好友们也各有回报。尘雨风5小时23分的成绩获得年龄组第四,是所有70.3的中国运动员中成绩最好的,我见证了他训练的投入和认真,实至名归。阿颢5小时42分获得年龄组第二,成为全场唯一一位登上领奖台的中国大陆选手,并获得了拉斯维加斯70.3世界锦标赛的参赛资格,由于总总原因他放弃了这个资格,还有更长远更值得追求的目标在等着他。

    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铁人故事,无论旁人如何看和评论,其中所有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冷暖自知。想起曼联球星斯科尔斯说的一句话:我唯一想向人展示的,是浸满汗水的球衣。

    而我也是其中一个很普通的铁人运动业余爱好者,练铁一年,先后参加一次标铁和70.3,成绩普通,未来一两年应会完成一次大铁成为真正的Ironman,但也暂时未对成绩有很高的期望。于我而言,心目中更重要的是,把铁三能持续地内化到我的生活方式中去。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跑步的人,可称为跑步爱好者,但铁人三项很难,即使每一项只是三天打一次鱼你也在保持几乎每天的运动。

    铁三是一项很特殊的运动,投入很多也独具魅力,我所知道的一位保持高水平的业余爱好者备战比赛时投入每周20小时左右的训练(平均每天训练近3小时),但即使是顶级的专业运动员在体育界获得的赞助都相对较少,绝大部分铁三运动员乃至不少世界冠军都不是全职运动员,他们基本是出于对这项运动的热爱而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却有很多各自职场的成功人士。因为除了热爱,那些能长年练铁的人,往往是能处理和平衡好工作和家庭以及高度自律的人,否则周围环境无法支持他能一直保持这么高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圈内传说的一位在美资世界500强高层工作的华人,工作业绩彪悍,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的大铁成绩是10小时这样世界级的,这是我们铁人的偶像,而不仅仅是那些成绩好,但可能一两年后就消失在铁三界的人。

    所以如何训练和提升自己去玩好工作、家庭和业余爱好这更大的三项,同时以铁人的方式生活,才是一个长久的不生锈的真正的铁人。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许。

    "You will never know, until you tri."这是印在某个新西兰铁人三项赛纪念T恤背后的一句话。有意思的是,Tri既是铁三的英文单词Triathlon的前缀,同时也和"尝试"的英文Try同音。所以直译过来大致是:“只有去尝试,你才知道铁三意味着什么”确实如此,真的很难想象铁三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无论是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自我,都会在铁三中让你有全新领域的认知和体验,来吧!一起体验铁三,探索你的未知。

    2011年7月
  • 我的“壮志"未酬的香港马拉松
    February 22, 2011

    2011年220日,完成香港马拉松,3小时5517秒。这是我的第二个全程马拉松,相比去年1月在厦门第一次跑全程马拉松4小时36分的完成时间,有进步,不过没有实现赛前制定的3小时40分的目标。前31公里一直比较顺利,基本保持着每公里5分钟的速度,但31公里处右腿大腿抽筋,导致后面完全失速、溃不成军。没有实现目标,总是心有不甘的,同时也意味着有很多需要反思和检讨的地方,总结经验从而获得成长。

    目前想到的几个可能的原因,希望能得到跑友大侠们的指点:

    1、前半程速度没压住?
    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于自信,前半程冲得太快。根据赛会记录,半程是1小时4202秒完成的。这可能是导致抽筋最主要的原因。这次比赛出发前才发现高明305的心率带不工作了,应该是没电该换电池了,真是关键时候掉链子。没有了心率做参考,也让我无法判断前半段当时是否冲得猛了些。

    2、训练计划的设置?
    考虑到还要兼顾铁三的骑车和游泳,这次备战港马,选用了“少就是好”的训练计划,每周只跑3次,分别是Tempo跑、间歇跑和长距离跑。同时需要每周有骑车或者游泳的交叉训练。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跑步的次数减少了,但我并没有保证每周的骑车或游泳训练,即使是骑车训练的强度也不高。这使得整体的训练强度降低了,以至于最后十多公里耐力不足。

    3、状态的调整?
    赛前一个月时我的状态是最佳的,跑了一次33公里长距离,全程基本保持每公里5分钟的速度,最后一公里还能以430分轻松完成,跑完后感觉尚有余力。间歇跑训练我参照着330的要求设置训练目标,基本都能完成,如8800米,每组都在315秒左右完成;31600米,每组630秒完成;61200米,每组5分钟完成。那段时间跑步的状态很好,对于每次设定的训练目标,感觉怎么跑怎么有。

    转折点在赛前两周最后一次的长距离跑,33公里,在用5分钟的pace跑了24公里之后就感觉不妙了,一路失速,比再两周前那次33公里足足多跑了10分钟。这也许是春节期间饮食和休息的不规律造成的。其后明显感觉到身体疲惫,跑步的欲望也进入倦怠期,同时又去了马来西亚5天,饮食口味差异较大,肠胃可能不太适应。因此最后两周跑量下降太快,总共只跑了4次,每次都只是56公里的放松跑。

    我估计赛前两周的那次33公里之所以成为状态下降的转折点,除了跟春节的饮食和作息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之前一个月的训练强度消耗了较多的存储能量有关。而状态下降之后,由于外出几天条件受限和缺乏经验的原因,我又没能很好地及时调整状态。

    4、跑姿的优化?
    我跑步的姿势确实存在问题。最早是Rose提醒过我的跑姿有问题比较费劲,我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陈皮认为我是之前练跑山太多把姿势练坏了,这应该是一个因素。很羡慕阿颢的跑姿,一看就觉得很舒服,脚步频率高,步伐抬脚不高,很经济。下来要拍拍自己不同速度下的跑步视频,请教大侠们怎么优化才是。


    马拉松是长跑,不仅关注眼下的这一步,也要看得长远。希望下半年再参加一次马拉松能突破330
    我的下一个A级比赛是529号天津蓟县的Ironman China 70.3铁人三项赛事。


    另外,香港马拉松的组织工作相当出色,有很多细节为证:

    1、存取行李
    存衣包是塑料的,考虑到了香港多雨的天气。而且有行李牌,清晰地注明了行李车的编号与包的编号,让运动员在存包和取包都很容易找到行李车和取包的分区。而行李牌的编号同时也印在运动员号码布上,佩戴着号码布就能取到自己的包,效率很高。

    2、运动饮料的包装
    沿途水站基本都有运动饮料提供,而且是带吸管的软包装,类似Cici果冻的,很方便边跑边喝。

    3、丰富的赛后补给
    冲过终点后,走出终点区一路陆续有工作人先后给你完赛奖牌、一瓶水、两根香蕉,再然后一个沉甸甸的环保袋,里面有两个雪梨、四根香蕉、一包运动饮料。如果再送个大毛巾就更好了。后来看电视台报道说,组委会为赛事准备了十万根香蕉,呵呵。

    4、分组分时段起跑
    本次港马共有65千人参赛,但我赛前半小时才到出发区,仍能排到离起点仅5米远的位置,主要是因为采取了分组分时段起跑。而我去年参加的规模类似的厦马,由于所有人同时起跑,起跑枪响后我足足花了五分钟才通过起跑线,有些选手为了占据离起跑较近的位置,提前一两个小时开始排队占位。

    5、生肖纪念牌
    这也是港马的特色,每年都有一个生肖纪念牌,今年是兔年。据说跑友小高已经连续4年参加并收集了4个生肖纪念牌了,他要搜集齐12个。

    照片还没整理,过两天再上:) 
    挥雨 2011年2月22日 于广州



  • 铁人嘉年华——图说2010香港ITU三项铁人亚洲杯赛
    November 6, 2010
    这次参加并完成 香港ITU三项铁人亚洲杯赛,收获颇丰,同时对比赛的专业组织和现场热烈气氛留下了深刻印象。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比赛过程中有很多热爱铁三和摄影的人们拍下了大量赛事图片,并上传到网上供免费下载,我选择了部分图片让大家跟我一起感受这个嘉年华般的快乐盛会。

    香港迪士尼公园的海湾,拂晓,第一批比赛的运动员6点20分下水出发,他们5点多就进入换项区放置自行车等各项装备。比赛前一周正是2010年最猛烈的台风“鲇鱼”形成并不断向香港逼近,因为游泳需要在公开水域的海面进行,所以如果风浪大的话,就会取消赛事。因此赛前一周,我像所有参赛选手一样每天不断地看天气预报和香港天文台的最新消息,所幸的是,一股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让鲇鱼最终偏离了方向,不断朝北偏东的方向移动,远离香港。让我们比赛这天拥有无以伦比的好天气,天公作美啊!

    第一个项目是游泳,选手提前15分钟下水热身,有人已迫不及待地跳水了。

    出发前5分钟,大家聚集在浮标前踩水等待发号令响起


    一声号鸣后,水就像在周围突然沸腾起来,身处其中只见到处都是挥动的胳膊、大腿和脚丫,要过了好一会世界才清净下来,那些水怪突围出去,我们这些游得慢的也落后于大军团了

    争先恐后

    由于是公开水域,不像游泳池可以看池底的瓷砖确定方向,很少人可以完全朝着几百米远的浮标游直线过去,海面上有不少皮划艇工作人员,除了紧急救援,主要就是不断提醒偏离了赛道的运动员回到正确的方向。我比赛的时候,有个老外游得比我快,但有相当一段时间一直在我前面不远处S行前进,所以没有拉开和我的差距,让我一面偷笑一面为他感到惋惜。

    每个浮标内侧都有皮划艇,确保运动员从浮标外侧游过

    还有悠闲观赛的裁判/紧急救援快艇

    由于之前台风来临的警告,以至于往年靠近换项区的上岸扶梯没有安装,所以游泳项目结束后要跑近1公里才能回到换项区,大部分运动员都把跑鞋放在上水不远处,把号码带也放上明显是很聪明的做法,不会跟其他人的鞋子混淆。我当时就没放号码带,只是记住了第几个灯柱下放着我的鞋子,呵呵。

    这里是换项区,按分区和号码密密麻麻地有次序地排列着,等待着主人


    进出换项区都只能推车

    这里是自行车的起点和终点

    自行车比赛全程在封闭的公路举行,香港的赛道折返点较多,骑三圈折返6次,对速度有一些影响。


    最后的跑步阶段,是最能展现运动员矫健身段的时候,毕竟游泳只能看到手,自行车是卷着身子,只有跑步是全身舒展的

    沿着规定路线来回跑4圈,其中有一段是沿着海滨,感觉特别好

    酷男

    酷男+1

    酷男+2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

    女儿陪爸爸跑一段,这是最好的支持!

    我在自行车和跑步阶段都有几次和这位轮椅选手错身而过,每次都都向他翘大拇指

    轮椅铁人完赛!

    赛后纷纷拍照留念

    瞧这一家子,连三脚架都带来了,看来是特别喜欢拍全家福的
    成绩多少并不重要,参与、支持、分享是最快乐的!
    2010年11月6日 于广州
  • 铁人三项初体验——记2010香港ITU三项铁人亚洲杯赛
    November 5, 2010
     20101024日,香港,我完成了第一次铁人三项比赛,奥运标准距离,游泳1500米、骑车40公里、最后跑10公里。总时间3小时11分,成绩不算理想,但毕竟是第一次,完赛即实现了自己的最低目标,未来的路还长,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呵呵。
    成绩:3小时1121秒,其中:
    游泳:4020秒;游泳-自行车换项:834
    自行车:7929秒;自行车-跑步换项:521
    跑步:5739

    分享一些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比赛气氛。 

    赛前在换项区

    我很喜欢印在手臂和小腿上的比赛号码,很有感觉,因为只有铁三赛才如此
     
    自行车就是这样按自己的比赛号码放在换项区制定的位置,游泳上岸后跑来这里取车、换骑行鞋,完成自行车项目后再来这里放车、换跑鞋。

    在起点下水前

    选手们奋勇游泳中,按年龄组每隔20分钟出发一批

    后面那个是我

    完赛后获得奖牌

    每一个完赛者都是胜利者

    阿颢冲线完赛一瞬

    赛后合影

    一起从广州来参赛的Rosemary获得所在年龄组第4名,获得奖杯一枚,我们一起为她感到骄傲。我和阿颢从对铁三一无所知到顺利完成第一次铁三赛,Rosemary给了我们最多的帮助和指导!
    几点感想:

    1、赛前训练和准备是成绩的基础

    这次的比赛由于赛前投入训练和准备的时间不足,所以是抱着积累经验完赛的目标来的。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除却天气与意外等客观因素,比赛成绩基本取决于赛前训练和准备的水平。

    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就能深刻的理解到,赛前训练的每一颗汗水都不会白费的,而训练不够比赛时自然也马上有反映。 

    在游泳自行车和跑步三项中,我本来最弱的是游泳,最强的是跑步,但游泳40分钟完成超出原预计45分钟的目标,而跑步反而完全失准,预计50分钟内完成,最终57分多才完成。整个跑步的过程感觉体力跟不上,无法提速,最根本原因是之前训练的强度不够导致后劲不足,单独跑步没问题,游泳和自行车后再跑10公里就后继无力。第二个原因是连项训练不足,很少骑车后再练跑步,只模拟过一次三项连练,身体和肌肉还不适应连续三项的耐力比赛。

    2、耐力赛营养补充很重要

    我对比赛过程的营养补充重视度不够,游泳上岸后没有马上吃一个能量棒,补充能量与电解质,而只喝了几口宝矿力。骑车至17公里处时右大腿后侧出现抽筋症状,连忙减速靠边下车做拉伸,把随身带着的能量棒吃了,才得以缓解。但其后骑车一直不敢发力,担心再次抽筋,影响了自行车阶段的成绩。 

    3、铁三和马拉松很不一样,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

    虽然标准距离铁三的运动量比全程马拉松要低,但训练投入的时间要远大于马拉松。备战马拉松,只要有合理的训练计划,在3个月里保持每周4次跑步,很多人都可以在不太难受的情况下完成全程马拉松。每周4天,每次平均2-2.5小时的时间,一般来说对生活其他部分的影响还不算太大的。

    但铁三毕竟是三项运动都要投入训练,如果每项运动每周训练2-3次,减去1-2天休息时间,每周也要保持相当大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才能获得提高。而且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在我这个初学者的水平阶段,游泳和自行车的水平提高比跑步要难很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训练和学习技巧。同时游泳和自行车对场地的要求,很难像跑步那样在家附近就能训练,使得时间投入更大。因此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要玩铁三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也是在9月份发现无法协调运动和生活其他部分的时间,只好调低运动在我生活中的优先级,减少了运动时间和次数。体验过,我才理解了村上春树说为何基本只参加标铁,而不参加70.3(游泳1.9公里、自行车90公里、跑21.1公里)和大铁(游泳3.8公里、自行车180公里、跑42.2公里),是因为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训练。可投入的时间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毕竟生活还是有很多其他的部分。

    在最初,我曾经梦想过去夏威夷参加Kona大铁赛,如果不惜代价去努力我相信我能有机会做到,但目前更务实的想法是先利用现有可用的时间尽量多练逐步打好每项运动的基本功,明年或后年参加一次70.3再说吧。我会把这个梦放在心里的。

    当我越来越理解到这个梦想实现的难度和代价,就对那些完成大铁乃至Kona大铁的铁人们更发自内心的尊敬。

    感谢Rose赛前一天带我们走访了几家香港的铁三店和自行车店,其中我们在Kent的店里看到了他参加今年Kona铁人赛的完赛牌: 


    Kent参加各项铁人赛的完赛牌与号码布

    Kent在今年的Kone铁人赛中,这个战车价值十数万元,呵呵,所以说铁三不仅杀时间,还烧钱。身披的是定做的香港版K-Swiss铁三连体服。Kent说可以帮我们联系定做一个中国版的!

    Rosemary带着Kona完赛牌在Kent的店里,背后的墙上都是K-swiss的铁三跑鞋。

    阿颢和Kent的战车合影,回来后睡觉都在流口水。。。
    2010年11月6日 于广州
    延伸阅读:
    阿颢:《香港ITU铁三比赛——我的处女铁》
    阿颢:《感谢贴》
    陈皮鱼:《香港ITU标铁作业》
    戈戈:《The Finisher is the Hero——印象“港铁”亚洲杯》

  • 龟速骑行征服南昆山
    November 3, 2010

    http://www.everytrail.com/view_trip.php?trip_id=872389
    灌村-南昆山镇-永汉-南昆山镇-灌村
    91.91公里,4小时54分5秒
    均速18.8公里,最高速度54.3公里
    5611卡路里,平均心率131,最高心率167
    累计上升:3290
    累计下降:3263

    2个多月前,8月21日,跟Rose、陈皮、阿颢等骑行南昆山,被永汉上山的7公里陡坡打败了,不到一公里就下车休息,还大腿抽筋。当时就心有不甘,决心定要征服这个大坡。

    昨晚得悉陈皮今天要再来南昆山,按耐不住就一起来了。

    从灌村出发,一路长缓坡抵达南昆山牌坊,感觉还是有点吃力,所以下永汉之时,一路捏着刹车下就在想等会能不停车一路爬上来吗?还好,我调整心态,不急不躁,心里想着Rose曾经说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最后以龟速不停顿地完成了从接近零海拔上升到630米的7公里长坡。总算完成了2个月前的心愿!同时开始积累了一些爬坡的经验。找到节奏、轮流使用提和踩的发力方式让两腿的肌肉轮流休息。

    另外在脚力水平就这样的情况下,心理暗示也很重要。上次爬坡每次竭尽全力爬上一个陡坡一转弯又发现一个更陡的坡在等着自己,当时的感觉真是崩溃,很快就败下阵来。
    今天每次爬上一个陡坡,我就回头看一眼,告诉自己这么陡我也不照样上来了,多少有点成就感,然后每次转弯前就说再给我一个陡坡吧,再看到陡坡就激起自己的斗心,看我怎么收拾你!
    无论如何,我就这样耐心地龟速地把所有的陡坡搞定了,上到坡顶心情真是舒畅!能在2个月前被打败的地方站起来真是很愉快的事情。

    当然跟上次比这次少了很多不利因素,比如:
    1、上次上山前已骑了80公里平路,体力消耗较大,这次虽然上山前骑了46公里的山路,但一半是下坡,等于是休息。
    2、上次第一次来,对路况完全不了解不熟悉,这次有备而来,下山时特意记了一下路况,对特别陡的地方也大概心中有数。
    3、上次是夏天,烈日、高温,大量出汗,电解质流失很快。这次秋高气爽,山背阴处更是凉风阵阵,要穿风衣,出汗少很多。

    因此这次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天时地利的有利因素。以后唯有更多的练习,才能更快更轻松地再次征服南昆山,加油!

    最后,要感谢陈皮。陈皮同学真是好陈皮,脚力比我强,一路骑得比我快,但会时不时回头找我,看看我的状况。有这样的车友同行,再难的路程也不孤独。

    2010年11月3日 广州
  • 7月2日运动日志
    July 2, 2010
     决定了下半年参加一次标准铁人三项赛,初定是10月底的香港ITU三项铁人亚洲杯赛


    贴贴今天的训练日志,呵呵

    7月2日

    6点多早起,第一次去中大游泳池,早泳的人不少,只能横游,来得晚,慢游了1600米就要关门了,用时大约45分钟。然后在中大校园里跑步,前后跑了11公里,近68分钟,轻松跑+步姿调整,平均心率146,保持6分钟的pace,最后两公里气温上升于是开始偷懒,pace下降到6分半,心率在140出头。快9点时太阳明显变得猛烈,幸好中大校园里都是林荫路。一直跑回家后做放松拉伸,再各做了55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近一个月没做了。

    按照罗盘分享的跑步视频中的建议,调整步姿,不断提醒自己:身体放松、正直,感觉自己的力量都是使自己向前的。感觉还不错,还需继续努力逐步调整。


    跑步的心率、pace和海拔对比图:


    跑步的路线:


    2010年7月2日 广州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

  • “天渐凉,还在坚持锻炼吗?”
    November 23, 2011
          下午,给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双喜发去短信:“天渐凉,还在坚持锻炼吗?
          双喜很快回复:“练呀,早上起来跑。”
          11月12日那天跟双喜同学认识的,那天我应邀给辽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400名学生做“为明天积累财富”的主题交流。交流的最后我号召现场的同学们成立一支跑步队伍,把体育锻炼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下去。
          从一大片女生中站出了以双喜为首的5名“90后”的男大学生,当场表示愿意担任跑步队队长,带领着更多的同学每天跑步锻炼,为明天积累更多的健康财富。
          嘿!又一些新人在我的蛊惑下加入到锻炼的行列中,我心中暗喜:“送给你们每人一件锻炼用的抓绒衣,价值298元。对你们我没有任何要求,只送给你们两个字‘坚持’。”
          坚持,同学们坚持呀!
     
  • “跑风”2011——感谢赞助商!
    September 2, 2011
          由大刘户外、《大连晚报》联合发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专业户外品牌KAILAS户外运动装备鼎力支持的“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关爱1+2’”大众健身跑活动将于第二十二届大连赏槐会暨第二届大连滨海路木栈道越野“跑风”活动中正式推出。
          “关爱1+2”活动将以第一届“跑风”活动正式成立的大刘户外跑步队队员为基础,其目的在于让每一名队员本着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一种关爱,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自己身边最爱的两个人参与到健身慢跑的行列中去,让锻炼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跟我妈说拿一件旧衣服可以换3件新衣服,我妈说现在的骗子真多,我笑了!”5月22日,大刘户外“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关爱1+2’”正式启动,跑步队队员雪康这样描述着自己与母亲的对话。
          “谢谢队长!”5月26日上午,第一位免费拿到三件“跑风”活动T恤衫的队员这样说。
          “别谢我,我只不过是将别人的钱转交给了你们,要谢就谢赞助商吧。”我这样回答。
          几天以后,网坛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后的一句“感谢赞助商”引来热议,而在我看来,李娜只不过是在高兴之余说了一句实话,用不着过分地解读,有点不解的倒是,为什么李娜的话为什么会引来热议?不就是一句实话吗?
          “跑风”与“法网”之差如天地之间,但在当今的形势下,很多赞助商掏钱不是问题,而如何支配、管理赞助商的相关投入却是对综合能力、内心良知的一种考验,毕竟某些诱惑的力量是巨大的。
          “为什么要做这项活动?你最终想把它做到什么样?”
          面对电视台的摄像机,我这样回答:“作为活动的发起人,我想做一件尽量离钱远一点,让大众受益的事情。当这个活动能够进行到第五十届的时候,有很多参加四、五十届的男男女女还在一起跑步,我来开枪起跑······那年我正好一百岁。”
          感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专业户外品牌KAILAS户外运动装备、大连老虎滩渔人码头!
          “跑风”2011——感谢赞助商!

     活动入口
     
    领取纪念品

    起点处盖印报到

    活动组织者接受采访

    帅哥
    美女
    爷孙俩
    做准备活动的老人
    孩儿和孩儿他妈
    这是孩儿他爹
    父与子
    叔与侄
    小兄妹
    好姐妹
    好兄弟
    跑出豪迈
    跑出激情
    加油!
    为大家加油!
    小何
    秀秀
    飘摇和她的朋友
    比救护车跑得还快的大驴子和浅予。
    两兄弟
    好朋友
    一起奔跑
    接近九公里终点的人们
     
    接近三公里终点的坡路
    在三公里终点盖章的美女

    活动的纪念证书
    通过三公里终点的人们
    木栈道上跑步真舒服!
    补充一下
    帅哥,给谁打电话呢?

    69岁跑步者(赤身)对身边60岁的“小年轻”说:“我跑了一年,掉了20多斤秤,跑步真好!”
  • 足迹······
    August 31, 2011
          拉萨8月的阳光让人有些懒塌塌的,可在西藏文联车刚老师的院子里却让人很兴奋,这里满墙都是车刚老师在西藏各地拍摄的各种照片。
          “大刘,你有你自己的特长和视角,你应该拍出自己风格的片子。”胖胖的车刚老师在自己的院子里手持三脚架,一边按照光线的移动着位置,一边笑眯眯地说:“你应该多拍一些登山者的足迹和状态,这才是你的优势。”
          2000年与车刚老师相识,那时只知道他是一个东北人,在西藏待了近二十年。到后来才知道,他为西藏做了很多事情,是个好人。
          自2003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渐渐地对摄影失去了以往的关注与热情,其实也失去了不少由此而带来的乐趣,车刚老师的话不由得让我自己感到心中惭愧。
          与车刚老师分手之后,我带队前往海拔6330米的唐拉昂曲峰,拍得两张自以为“精彩”的照片发上来,借此表示对车刚老师的感谢!
    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与你在相识人生路上,人生因你而精彩······
  • 纵情山野之:2011·第二届大连滨海路木栈道马拉松欢乐跑
    July 11, 2011


    “纵情山野”之:
    2011第二届大连滨海路木栈道马拉松欢乐跑
    2011年9月25日,
    美丽风情的滨海路,
    所有爱跑爱环保的人,
    体验一场具有专业水准却无关输赢的跑步盛宴;
    感受一场来自五湖四海爱跑人的欢乐盛会。


    推广大众健身,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能!


    一、主办单位: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
    二、全程协办单位:大连好旺角房屋经纪有限公司
    三、特别支持:大连三环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四、媒体支持:大连报业集团读者俱乐部


    山与海的盛会——大连滨海路
    大连滨海路全长30.9公里,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条公路上,一边是长满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峦和盛开着火红杜鹃的山麓,一边是烟波浩淼的大海和千姿百态的礁石岛屿,沿途奇景叠出,美不胜收。1988年8月,国务院把该风景区与旅顺口风景区一并划为国家重点名胜区。
    让心情和大自然融在一起,灿烂的山海,神奇变换的云彩,一旁生机勃勃的绿树红花,一旁波澜壮阔的大海,海风在耳边轻抚,波涛声此起彼伏;不时掠过天空的飞鸟,美好的风景,奔跑在其间的你,构成画一般的美景。
    时而低头赶路,脚踏实地,感受随时间而袭来的疲累。时而抬头看风景,看一位位亲切的志愿者,见证纯净和感动。沿途美景不断掠过,慢慢的知道奔跑中蕴含着神奇,这神奇让我们明鉴什么是美好的,让风景在奔跑中绽放出美丽。
    一、活动说明:
    “i跑人”:
    “i跑人”之“i”取“爱(中文音)”和“我(英文)”之意,意指“我是爱跑人”;强化活动精神主旨,另后续平面广告推广中的设计元素也易与运动元素相结合,将有效形成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与New Balance的“爱跑”理念契合),让“欢乐跑”成为活动的主题。
    A:活动宗旨为发起大连市全民健康理念,打破常规赛事形式与大众的距离感,打造一个轻松欢乐、参与性强的大型健康活动;
    B:滨海路是一处集中体现大连城市美丽与魅力的风景地,其独特的地形、美妙的风光、清新的空气对于爱好跑步运动的体育爱好者来说,得天独厚,无可取代;
    C:本活动中将环保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当中,所有宣传物料及使用道具均为环保材料制作,并且现场以民众自发的环保宣传去呼吁和影响滨海路驾车者的驾车行为,用大众的力量去带动滨海路“无车”环保畅行;
    D: 本活动将设三十三公里跑。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跑步基础,完成半程马拉松不是很难的事情,马拉松的真正难点在于三十公里~三十五公里之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身体不适。大连滨海路木栈道马拉松为大家贴心安排了三十三公里跑,帮助您认识马拉松、认识自己。
    E:本活动不设比赛名次,邀请本城(或国内)专业马拉松选手参与,与滨城马拉松跑步爱好者互动交流;形成本次活动之核心理念——“环保的、免费的、参与的、非比赛的、抽奖的”
    F:本活动将举办“摄影大赛”,本次活动将与大连报业集团读者俱乐部和大连三环影视器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摄影大赛”,借此全面展现马拉松跑之魅力、参与者的精神风貌以及大连滨海路木栈道的美丽风光。
    二、i跑日期和地点                                  
    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上午在大连滨海路木栈道举行
    三、活动内容:
    全程马拉松跑、三十三公里马拉松跑、半程马拉松跑。
    四、出发时间:                                     
    A:7:00--12:30-全程马拉松跑:傅家庄阳光学校门前沿滨海路出发至十八盘折返;
    B:8:00--12:30-三十三公里马拉松跑;傅家庄阳光学校门前沿滨海路出发至棒棰岛宾馆门前折返。
    C:9:00分—12:30分-半程马拉松跑;傅家庄阳光学校门前沿滨海路出发至石槽村观景台西折返。
    D:抽奖:活动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程马拉松、三十三公里、半程马拉松的选手进行各组幸运抽奖(抽奖奖品待定)。
    五、相关事宜
    1、活动报名:
    报名时间:9月1日-9月15日,每天13:00—18:00
    2、报名要求:
    A:全程马拉松跑、33公里:凡持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何正式马拉松比赛证书者、年满18岁、身体健康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均可参加。
    B:凡有能力在2小时30分内完成半程马拉松、身体健康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均可参加。
    3、报名方式:
    参加者必须自愿,身体健康,需要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便于进行相关保险。必须亲自签署与组织方签订《参赛者声明及保证协议书》(外地选手可在参加活动前签署相关资料),方可报名参加。
    4、报名数量:
    200人以内(额满即止)
    5、报名地点:
    大连市内报名: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市胜利路69-2号)
    外地人员报名:daliu@sohu.net(需要真实姓名、身份证、联系方式、任何正式马拉松比赛的证书影印件)
    6、咨询电话:0411-83618848、0411-83713371
    六、参赛说明:
    1、选手到报名地点报名后将领取参赛证。
    2、凡报名参赛者持参赛证,可到现场检录处领取组委会免费发放的参赛服、号码布
    3、所有参赛者完成比赛后都可以到终点领取组委会免费发放的奖牌和活动纪念证书
    4、在规定时间内跑完比赛的选手将在赛后进行幸运抽奖活动。
    5、选手比赛时间以在检录处借用组委会的计时表所记录的时间为准。
    七、活动规则:
    1、关门距离和时间:
    为了保证参赛选手比赛安全、顺利,比赛期间比赛路线各段设关门时间。参赛选手未在规定的关门时间跑完对应的距离请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退出比赛的选手可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到相应项目的终点处。
    2、关门时间:
    全程、三十三公里、半程均为12:30为截止时间。
    3、计时方式:
    自行记录时间,可在大会检录处借用计时表(需押金100元,无租用费用),组委会将依据该计时表记录时间情况决定赛后抽奖资格。
    4、本次比赛采用按距离分散跑、同时回的方式。
    八、其他服务与安全保障:
    1、参赛选手须按照规定存放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要存放在包内,个人参赛选手及区外参赛选手,由大会组委会提供物品存放车辆,运动员可在比赛当日13:30前到指定存物品车辆领取个人存放物品,如超过取领进间没有领取的,可与组委会联系在3天之内随时领取,如3天之内不领取,组委会将按无人领取处理.
    2、饮料、饮水站
    自起点开始每隔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一个饮料站(宝矿力),每7.5公里即两个饮料站中间设置只供水的饮水、用水站,15公里后配发香蕉或士力架(往返均有提供)。
    3、跑步结束,终点设置食物点,参赛者可自行领取食用。
    4、组委会沿比赛线路布设救护车,全线流动执勤,每5公里设立一个固定医疗点;
    5、每个号码布下方有求助电话,拨打求助电话,组委会将派救护车等到现场救助。
    九、保险                                        
    本次比赛主办单位为所有参赛者免费投保人身意外险,具体项目如下:
    全程马拉松跑35万保额,33公里跑15万、半程马拉松跑15万保额.
    参赛者必须接受大赛组委会为参赛者办理的人身意外险和医疗险。参赛者若在比赛过程中发生任何伤亡事故以及各项医疗救护费用,均按投保额度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家属,遗嘱执行人或有关人员均不得状告赛事组委会,赞助商,赛事组委会任命的官员,服务人员,代表,代理机构,以及参与组织,赞助马拉松挑战赛有关机构,公司及员工,也不向以上单位,个人提出其他索赔要求。



                                                                  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
  • 大刘户外2011年8月的登山活动
    June 16, 2011
    8月7日至8月15日——启孜峰
    启孜峰攀登线路(照片提供:西藏登山队阿旺次仁)

    从启孜峰顶峰回望ABC营地(照片提供:西藏登山队阿旺次仁)
    一、启孜峰简介
    启孜峰位于羊八井西北部,在念青唐古拉峰的西南方,穷母冈日峰的东北方,旁边紧邻的还有一座叫鲁孜的山峰。启孜峰海拔6206米,终年极雪,从南面看上去整个山体浑圆,但北面却陡峭如刀劈一般。平均坡度50度左右,靠近顶峰时坡度更大。大本营建在4700米的一个山间台地上,从大本营向上是一条缓缓的山沟,前进营地海拔为5400米。海拔5600米的突击营地以上终年积雪。
    “启孜峰”,藏语中有“放狗的”之意。四周雪峰林立,有海拔7048米的穷母岗峰,还有鲁孜峰、比孜峰、热孜峰、达孜峰等。传说西藏的宁金抗沙峰是“王”,而这些以动物命名的山峰则是她的“奴仆”。
    正如这令人遐想的山名一样,启孜峰还是一个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它的南边是一个宽阔的大草原,草原上散布着群群牛羊和座座村落,悠扬的牧歌让人切身感受到西藏高原牧区的风情。偶尔看到一两个小湖泊,水面碧蓝如镜。
          从大本营向下走约10公里,就是羊八井地热温泉。登山归来,还可以在这里泡泡温泉洗去满身的疲惫和尘埃(费用自付)。
          由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活动日程、活动线路,负责现场指挥、安全保障、技术指导及后勤服务工作,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协助进行前期的人员组织、培训的西藏启孜峰登山活动定于2010年8月7日至15日在启孜峰举行。
    二、活动内容
         1、登山常识讲座
         2、高山病防治
         3、高山器械的基本操作
         4、冰雪基本行走技术
         5、攀冰和下降的基本技术
         6、冰雪基本的滑坠制动
         7、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攀登启孜峰顶峰(6206米)
    三、行程安排

    日期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备注
    7上午报到,入住宾馆,下午检查个人装备拉萨3700米
    8适应海拔,游览拉萨拉萨3700米
    9上午讲解装备的使用及保养,下午装备操作拉萨3700米
    10路途拉萨—大本营4700米
    11适应讲解个人登山经验大本营4700米
    12徒步大本营—前进营地5600米
    13冰雪基本行走、攀冰及登山的基本技术前进营地(ABC)5600米
    14ABC-顶峰-ABC6206米
    15颁发登高证书,解散ABC—BC—拉萨3700米

    四、报名人数及报到地点:
          1、本次活动人数限制为12人,最低8人。
          2、报到地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扎基西路3号 西藏登山学校。
    五、活动的安全服务及保障:
         1、领队:边巴扎西
         2、随队队长:大刘
         2、教 练: 4人
         3、具有丰富经验的后勤保障人员多人。
         4、急救设备:急救袋、高山氧气瓶及供氧设备等。
    六、收费标准:
         本次西藏启孜峰登山费用:8,000.00元人民币
         1、包含报到后至活动结束的全程食宿(不负责拉萨期间的饮食、羊八井洗温泉)、交通、向导、协作费用及进山、环保、10万元保险费(如需要加大保险费深山公司可以代替办理,但费用自理)等。
         2、根据季节和不可抗拒因素的原因,行程会有变动。
         3、如在拉萨适应期间,由于个人原因,本人放弃本次活动,可退款30%(宿费除外)。
         4、进山后由于个人原因放弃,概不退款。
    七、饮食标准:
        (一)营地:
        1、 早餐:稀饭、馒头、面饼、咸菜、鸡蛋
        2、 午餐:3菜一汤 或 面条、面片
        3、 晚餐:3菜一汤 或 面条、面片
    (二)路餐:高山食品 (饼干、巧克力、糖果,果冻,巧克力等)
    八、注意事项:
         1、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身体检查证明,以确认身体健康,无心肺脑疾病、慢性病以及其他不宜进行高海拔活动的疾病(请咨询医生)。
         2、报名后签定《启孜峰登山活动协议书》。
         3、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须自行准备个人防寒装备。防寒装备请见:《登山个人防寒装备和物品清单》。
         4、个人装备必须由教练检查后方可使用。
         5、个人技术装备尽量自备,如须租用西藏圣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可提供租借,具体费用请参见《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九、联系方式:
         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电话:0411-83638848 13804118848  Emeil:daliu@sohu.net  联系人:大刘
    十、登山个人防寒装备和物品清单:
         详见附件:《登山个人装备及物品清单》。
    十一、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详见附件:《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顺序装备名称租赁价格
    1高山靴500、00
    2冰爪300、00
    3雪套100、00
    4长冰镐150、00
    5安全带150、00
    6上升器150、00
    7下降器150、00
    8主锁25、00
    9保护锁25、00
    10绳套15、00

    8月17日至8月26日——唐拉昂曲峰
    唐拉昂曲峰攀登线路
        唐拉昂曲,海拔6330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藏语中意为“念青唐拉的经师”。东经90.6度,北纬30.4度。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从顶峰可看到那木措湖,念青唐古拉山脉的诸多山峰。
        西藏登山综合训练学校于2001年11月份在该山峰训练,首登该山峰。西藏登山协会于2002年、2003年秋季在此举办西藏登山大会。2004年、2005年厦门大学登山队,深圳山友登山队,中国人民大学登山队,大连大刘户外登山队攀登该山峰。
        由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活动日程、活动线路,负责现场指挥、安全保障、技术指导及后勤服务工作,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前期的人员组织、培训,并在活动中配合、协调管理的西藏唐拉昂曲登山活动定于2011年8月17日-- 8月26日在唐拉昂曲峰联合举行。
    一、活动内容
    1、登山常识讲座
    2、高山病防治
    3、高山器械的基本操作
    4、冰雪基本行走技术
    5、攀冰和下降的基本技术
    6、冰雪基本的滑坠制动
    7、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攀登唐拉昂曲峰顶峰(6330米)
    二、路线简介:
    1、大本营(BC)4800米
    2、前进营地(ABC)5450米,从大本营至前进营地行进时间约5—6小时;
    3、一号营地(C1)6000米,从ABC行进至C1为4至5小时到达C1。
    4、冲顶:6000米—6330—C1—ABC。行进时间6个小时。
    三、日程安排:

    日期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备注
    17上午报到,入住宾馆,下午检查个人装备拉萨3700米
    18上午讲解装备的使用及保养,下午装备操作拉萨3700米
    19路途拉萨—大本营4800米
    20适应
    讲解个人登山经验
    大本营4800米
    21徒步大本营—前进营地5450米
    22冰雪基本行走技术前进营地(ABC)5450米
    23高海拔食宿操作前进营地(ABC)5450米
    24上山ABC——C16000米
    25上山C1—顶峰—ABC6330米
    26下山、颁发登高证书,解散ABC—BC—拉萨3700米

    四、报名人数及报到地点:
    1、本次活动人数限制为15人,最低人数8人。
    2、报到地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扎基西路3号 西藏登山学校。
    五、活动的安全服务及保障: 
    1、领队:边巴扎西
    2、随队队长:大刘
    3、教练: 4人
    4、具有丰富经验的后勤保障人员 3 人。
    5、急救设备:急救袋、高山氧气瓶及供氧设备等。
    六、收费标准:
         本次西藏唐拉昂曲登山费用:8,000.00元(人民币)
    注:1、包含报到后至活动结束的全程食宿(不负责拉萨期间的饮食、羊八井洗温泉)、交通、向导、协作费用及进山、环保、10万元保险费(如需要加大保险费深山公司可以代替办理,但费用自理)等。
    2、根据季节和不可抗拒因素的原因,行程会有变动。
    3、如在拉萨适应期间,由于个人原因,本人放弃本次活动,可退款30%(宿费除外)。
    4、进山后由于个人原因放弃,概不退款。
    七、饮食标准:
    (一)营地:
    1、早餐:稀饭、馒头、面饼、咸菜、鸡蛋
    2、午餐:3菜一汤 或 面条、面片
    3、晚餐:3菜一汤或 面条、面片
    (二)高山:高山食品 (方便面、饼干、巧克力等)
    八、注意事项:
        1、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身体检查证明,以确认身体健康,无心肺脑疾病、慢性病以及其他不宜进行高海拔活动的疾病(请咨询医生)。
    2、报名后签定《唐拉昂曲峰登山活动协议书》
    3、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须自行准备个人装备。装备请见:《登山个人装备及物品清单》。
    4、个人装备必须由教练检查后方可使用。
    5、个人技术装备尽量自备,如须租用西藏圣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可提供租借,具体费用请参见《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九、联系方式:
    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
    0411-83638848 13804118848
         Emeil:daliu@sohu.net
         联系人:大刘
    十、登山个人防寒、技术装备及物品清单:
    详见附件:《登山个人装备及物品清单》。
    十一、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详见附件:《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登山个人防寒、技术装备及物品清单

    服装类
    序号装备名称数量性能标准
    1羽绒衣1件800克以上
    2冲锋衣裤1套防风防水透气
    3抓绒衣裤1套保暖
    4排汗衣裤2套以上必须保暖
    5绒帽1顶保暖性强
    6太阳帽1顶防紫外线
    7袜子2~3双保暖
    8抓绒手套1双保暖
    9冲锋手套1双防风 防水
    10徒步鞋1双高帮 防水
    技术装备(所有技术装备必须通过CE/UIAA认证)
    1高山靴1双双层、卡住冰抓
    2冰抓1对前绑后卡
    3安全带1套登山专用
    4长冰镐1支非技术镐
    5下降器1个8字环或ITC
    6上升器1个
    7主锁2把
    8简易锁1~2把
    9牛尾1条直径7mm长度5m左右
    辅助类
    1种类数量性能及标准
    2防晒霜1瓶SPF30以上
    3唇膏1~2支防晒
    4手杖1~2支
    5墨镜2副以上防紫外线
    6军刀1把
    露营类
    种类数量性能及标准
    1睡袋1个1000克以上
    2防潮垫1个充气垫或泡沫垫,要适应高海拔低温环境。
    3水壶1个保暖
    4背包1件60升以上
    5尿壶可有可无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6头灯1个自备电池

    个人冰雪技术装备租借表
    顺序装备名称租赁价格
    1高山靴500、00
    2冰爪300、00
    3雪套100、00
    4长冰镐150、00
    5安全带150、00
    6上升器150、00
    7下降器150、00
    8主锁25、00
    9保护锁25、00
    10绳套15、00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之: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七)
    April 26, 2011
    2月11日,衷心祝福我的祖国日益强大!
        昨晚大家睡得真好,火隆博营地的小木屋里充满了呼噜声。
        一场小雨把下山的路湿润了不少,这与山上时脚下的尘土飞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昨天一直嚷嚷着要在海拔4700米基博营地睡一觉再下山,最后被我软硬兼施逼下山来的陈仁联状态已经完全恢复,欢歌笑语充满了这支下山的登山队伍。    
    全体人员在海拔3720米的火隆博营地的合影

    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员下撤途中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在乞力马扎罗登山的队伍并不算多,而相对增多的却是来自中国的登山爱好者,从山下到下山,我们一共遇到了四支来自中国的登山队伍,越来越多的非洲朋友会用中国话“你好!你好!”跟你打招呼了,这与以往登山过程中我们经常被误认为来自日本或韩国的登山爱好者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并将自己的梦想付诸实施。
        衷心祝福我的祖国日益强大! 
    2008年第一次攀登乞力马扎罗,为避免众人把我当成日本或韩国的登山者,我把五星红旗挂在了胸前。
     这哥们是学中文最快的。  
        当地时间2月11日16:0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21:0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顺利抵达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马兰谷大门,登山活动顺利结束。    
    2011年大连“7+2”登山探险队结束攀登乞力马扎罗活动。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之: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六)
    April 24, 2011
       
    2月10日,“我就是从那里上去,又从那里下来的?”
        当地时间2月9日23:3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4:3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从乞力马扎罗海拔4700米基博营地出发开始向乞力马扎罗顶峰挺进。
        “刘哥、刘哥,我找到了宋姐、找到了宋姐,我们在前面,我们在前面。”报话机里传来了方世教练的声音。
        出发不久,宋海燕便不知了踪影,我急忙让方世教练追赶、查找宋海燕的方位,方世教练几经追赶终于找到了攀登速度过快的宋海燕,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月夜攀登乞力马扎罗
        从基博营地到顶峰的线路很陡,抬头望去,登山者的头灯与天上的星星遥相呼应,仿佛顶峰就在天边,这既然你觉得很奇妙,又会让你感到很崩溃。
        脚下的路是由火山灰构成的,踩上去很软,有时会走一步退半步,而且尘土飞扬。相比之下这还不是最难受的,由于我的攀登速度要与队员相一致,过慢的攀登速度让不期而至的困倦显得越发强烈,这使我不得不时常用自己的登山杖敲打自己的脑袋来提神。
        这看起来有些粗暴而原始的方式在前两次攀登乞力马扎罗的时候屡屡奏效,但不知为何这次却完全失去了作用。
        时间在慢慢移动,队伍已经接近海拔5681米的吉尔曼高点了。我提速超过始终走在最前面的宋海燕,架起摄像机记录着队员们到达吉尔曼高点的时刻。
        “你很有攀登珠峰潜质。”王勇峰队长对着登上吉尔曼高点的宋海燕大加赞赏,并奖励给她了一把葡萄干。  
        “很有攀登珠峰潜质”的宋海燕吃下王勇峰队长的那把葡萄干之后不久便强烈地呕吐起来。
        “你王队长不对劲哈,一把葡萄干就把宋海燕给放躺了,您这不是下绊子吗?”我不停地唠叨着。
        慢条斯理的宋海燕自己发话了:“这不怨王队长,我上次登启孜峰的时候也吐过,可能是我在山上不能吃甜酸的东西。”
        从吉尔曼高点到顶峰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到达吉尔曼高点的队员稍作休息便在各自向导的带领下,向顶峰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太阳在天边酝酿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蓬勃而出,乞力马扎罗最后的冰川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耀眼的红色,令人陶醉。  
    乞力马扎罗的日出 
        当地时间2月10日7:2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12:2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员胡芳(女)、花土(女)、宋海燕(女)、崔在文、唐东民先后登顶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   率先登顶的三名女队员芳子(左二)、宋海燕(左三)、花土(右一) 
    “一不小心步入了一个中年人活动”的小帅哥崔在文

    纯爷们唐东民
        稍后报话机里传来陈仁联的声音:“刘哥,我已到达海拔5681米的吉尔曼高点。我的体能出现了问题,我要下撤了。”
        “好的,你慢慢撤下去。”我对着报话机说:“你已经尽力了,在那里你能选择下撤,你是我兄弟。”
        陈仁联是一个不服输、好强的人,在面对自己队友的全员登顶的时刻他能够选择下撤,这说明他对生命、对登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人经历所谓的挫折有时要比经历所谓的成功更有收获,选择放弃有时要比选择坚持更需要勇气,这一切我在2003年攀登珠峰未登顶时都经历过。    
    止步于海拔5681米的陈仁联与王勇峰队长的合影
        “下撤,下撤,不要再顶峰带的时间太长。”我将一直没有喝得一壶热水的三分之二分给了已经没有水的队员,将剩下的三分之一保存好,以备急用。然后吆喝着向导各自带好自己的队员开始下撤。
        大连“7+2”登山探险队全体队员于当地时间2月10日中午时分返回海拔4700米的基博营地。
        回首望去,身后那一条尘土飞扬的路仿佛是挂在半空中,那就是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就是从那里上去,又从那里下来的。
        没有人敢说我们不是从那里上去的,又是从那里下来的,只是连我们自己当中的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他们自己的脚步曾经留在了那里。    
        回望上山的路    
    全体登山队员在基博营地的合影
        返回基博营地的全体队员稍作休息之后,又开始下撤。当地时间2月10日18:0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23:00分),经过近19个小时的连续攀登,大连“7+2”登山探险队全体队员安全返回海拔3700米的火隆博营地。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之: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五)
    March 25, 2011
    2月9日,“我们今晚10点钟起床,吃点东西后就出发冲顶。”

        植被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由于火山喷发而留下的一块块大石头散落在干枯而无声无息的大地上,让人看上去有点像科幻电影中的月球。
    眺望乞力马扎罗的雪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植被慢慢稀少。
        当地时间2月9日8:10分(北京时间13:1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从乞力马扎罗海拔3700米的火隆博营地出发已经三个小时了,我和陈仁联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他已经无数次地问我海拔4700米的基博营地还有多远?
    经验告诉我,假如登山过程中有人问你营地还有多远时,那就说明他感到累了。
    “登山就这么傻走?”连续几次询问无果之后,陈仁联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对,就这么傻走。”我的回答让陈仁联大笑起来。
    神志清醒、排泄正常、呼吸正常、脚步着地及方位感正常……我对陈仁联的要求就只剩下很多高山向导都喜欢的那首歌中的歌词:“慢慢陪着你走,慢慢地知道结果。”
    “慢慢地陪着你走,慢慢地知道结果”
        前方一阵骚乱,几个黑人推着一辆只有在乞力马扎罗才能看到的那种独轮车从我身旁匆忙而过。由于道路不平,车上躺着的那个人上下左右抖动着,旁边的人在尽力扶持着他不摔下车来。很显然,车上躺着的人出现了身体不适,正在紧急下撤。
        “这乞力马扎罗公园当局真笨!”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我忍不住调侃起来:“在乞力马扎罗的登山线路上铺设柏油或水泥公路并不是件大事,干嘛这么死板连个汽车都不让通行呢?干嘛到处捡这么些漂亮的厕所?干嘛让人这么多的人吭哧吭哧,累得够呛,走这么些天还不一定能登顶。这要少来多少人,这发展起来多慢呀?”
    天地人(照片中是负责运输的当地向导)

    正在慢慢行走的登山队员
        按照当下国内很多管理者的理解,从海拔1847米的马兰谷到海拔4700米的基博营地也不过42公里,再破的车一个半小时也到了。
        从基博营地到顶峰高差1200米,直线距离也就6公里,修个索道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嘛。登顶一个乞力马扎罗估计三个小时内就搞定了。这样的话每天该有多少人登顶?要带来多少财富呀?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等等言论,但在实际环境下经常会看到很多与其相悖的现象。
        用乞力马扎罗当局“笨拙”的建设发展观来对照我们很多所谓的开发建设,不难让人看到一个很恼火的现象:
        很多非常自然的、非常美的、非常原本的东西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将其改造成为人工、人造的景观。很多地方的开发利用已经完全超出了其本身的承受能力,但为了某种利益的需求,毫无节制地再开发、再利用。
        如果人类自己不对自己的欲望加以节制,地球将毁灭与地球人自己手中绝不是耸人听闻的。
        当地时间15:10分(北京时间20:10分)全队到达海拔4700米的基博营地。稍作休息后,王勇峰队长招呼着大家尽快休息:“我们还有4—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家抓紧时间休息,我们今晚10点钟起床,吃点东西后就出发冲顶。”
    各种厕所、照明等设施齐全,海拔4700米基博营地。

    队员们在木屋内整理装备、休息4——5个小时后出发。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之: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四)
    March 17, 2011
    2月8日,“我可找到组织了!”

        连续两天的行军,高度上升近2000米,队伍需要在海拔3720米的火隆博营地做一天的调整适应,以保证最后冲顶的需要。
        早饭后,所有队员在中方教练方世以及几名非洲向导的带领下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斑马石进行调整训练。我则需要返回海拔3400米处接应匆匆赶来的大连“7+2”登山探险队的最后一名队员陈仁联。
    乞力马扎罗的斑马石地带
        因为家中有事无法脱身,陈仁联2月6日从大连出发,7日到达乞力马扎罗的当天就匆匆赶往海拔2720米的曼德拉营地,今天早上7点他已经从曼德拉营地出发赶往海拔3720米的火隆博营地。
        出发前,一小兄弟曾开玩笑地说陈队无法跟随大部队一起走是“妻管严”。我拍着小兄弟的肩膀说:““你还小,不懂得‘妻管严’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尽管陈仁联曾登顶过西藏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当时他的整体状态不错。但如此连续辛苦地赶路他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还是个未知数,下山接他至少会在心理上给他一些安慰,也省得我见不到他,这心里头总是七上八下的。
        出发一小时之后我来到了海拔3400米的地方,这里是上山的人中午吃饭的地方。一排排铁皮包裹的木凳子空无一人。
        放眼望去,一行人正慢慢从山下走来,我很容易地分辨出那个身着蓝色衣服,在一大帮黑人中显得挺白的那个家伙就是我要接的陈仁联。
        “陈。”走在前面的向导艾利克斯提醒了他一声:“big 刘。”
        陈仁联抬头楞了一下,接着他高举双臂大喊一声:“党呀!我可找到组织了。”
        一阵热烈的拥抱之后,陈仁联连连说没想到我会下山来接他。
        “你啥意思?不下来接你,我还是队长不?还是哥们不?”
    与黑人兄弟相比陈仁联确实很白

    在乞力马扎罗海拔3400米的相见让我们开心极了
        非洲向导端来午餐,我突然发现陈仁联的英语水平超出我的想象,这让我对他抱怨不止,连呼上当。
        出发前,陈仁联对我说他的英语“一门不门”。为了不让他走丢,我差不多与他有上百个短信联络,甚至将一些相关资料先让唐东民翻译成中文,再用相机拍摄下来,再用电子邮箱传递给他,让他打印出来参照使用。
        “你不是说你一点英语都不懂吗,我怎么觉得你没差到那种程度。”
        “切,谁像你那么没有文化。”陈仁联的回答很恶毒。
        我靠!晕死我了~~
        当地时间13:20分(北京时间18:20分),陈仁联到达海拔3700米的火隆博营地与大部队回合。队友们纷纷与他拥抱、喝彩,好不热闹。
    到达3720米的火隆博营地之后我挂在胸前的那双洗过的袜子也干了。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之: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三)
    March 16, 2011
    2月7日,“队员伟大,队长岂不是更伟大?”

        当地时间2月7日8:40分(北京时间是13:40分)我们从乞力马扎罗海拔2720米的曼德拉营地出发了。
        从曼德拉营地出发不久周边的环境就开始发生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树木越来越矮,植被越来越薄。
        从曼德拉营地到火隆博营地,距离15公里,高度上升1000米,对于大多数队员来说真正的登山活动开始了,大家的脚步开始放缓,昨日行军中时常爆发出的说笑声也早已听不到了。
        “副队长,我在前面带队,你在后面收队,提醒一下大家,下午可能会下雨,让大家准备好防雨的装备。”午饭后,王勇峰队长对我吩咐着。
    能够在高海拔行走中谈笑风生的人都是高手
    吃午餐的地方
        已经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王勇峰队长对我的称呼由“大刘”改成了“副队长”,并明确指出我这个“副队长”不是中国国家登山队的副队长,而是他本人的副队长。
        1999年5月,我第一次参与高海拔登山活动。正是那次活动我有幸结识了大名鼎鼎的王勇峰队长。
        那次登山让我完全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并当着王勇峰队长的面不知深浅地感叹道:“登山太好了,我要是早十年登山会是什么样子?”
        王勇峰队长笑眯眯、慢悠悠地说:“如果你早十年登山的话,中国国家队队长就是你,而不是我。”
        从那以后,我跟随王勇峰队长前后攀登过海拔7543米的西藏章子峰,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与王石、梁群(深圳,女)一起获得了国家级登山健将资格,这是我国首批获得此项资格的业余登山爱好者。
        2000年5月,青海玉珠峰发生山难,他是我的救援队队长,他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柔情而又血性的队长。
        2003年5月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是我的队长,他让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性格坚毅的队长。
        2007年登顶珠穆朗玛峰时他是我的队长,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细致入微、宽宏大度、风趣幽默的队长。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时他是我的总指挥,他让我看到了一个高压之下神情自若,果敢镇定的队长。
        不少人在山上你可以把他当哥们,但在山下你必须把他当老总。但我与王勇峰队长在山上是哥们,在山下我仍然无法控制地把他当成自己最好的哥们,尽管我很清楚他是一个挺大的官员。
    1999年5月第一次登山忘了在顶峰与王勇峰队长合影,却给“二王”(王勇峰队长、王石)留下了记忆。
    2000年的王勇峰队长在大本营的帐篷里“用膳”,左侧戴眼镜者是已故黑龙江山友阎庚华。
    “展示臭脚的男人”,只露脚的是我,旁边的是王石、中间的是王勇峰队长,摄于2003年5月攀登珠峰时。
    2007年在珠峰大本营的王勇峰队长正在享受“副队长”的按摩。
     2007年中国业余登山队全体登顶珠穆朗玛峰,王勇峰队长与“副队长”在珠峰大本营开香槟酒庆贺。
    怎么看你也不会想到,这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的总指挥王勇峰队长。
        2003年5月纪念人类攀登珠峰五十周年活动中第一次有业余登山爱好者攀登珠穆朗玛峰,我们这些昔日王勇峰队长的队员不可避免地站到了他的前面。
        一天,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著名记者调侃般地问王勇峰队长:“您的队员在遮挡您在电视摄像机前的光芒,您不感到寂寞和失落吗?”
        王勇峰队长微笑着回答:“队员伟大,队长岂不是更伟大?”
        当时我跟很多人一样哄笑王勇峰队长,根本就不懂得他看似轻描淡写的这句话背后所包含的意思。直到后来,尤其是2007年登顶珠峰以后,在内心的那股冲动慢慢平息下来之后,我开始时常问自己:“伙计,你自己一个人登山、出风头,还有意思吗?”
        我一直认为,男人的最大享受应该是分享而不是独享。登山是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呢?
    2005年9月,“副队长”牵引两名队员冲顶海拔6178米青海玉珠峰的最后时刻。
        队员之间的能力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露出来,队员们按照自己的行走节奏在各自向导的陪同下,拉开距离,默默地走着。
        当地时间15:15分(北京时间20:15分),我随最后一名队员到达海拔3720米的火隆博营地。
    海拔3720米的乞力马扎罗火隆博营地
        远远望去,王勇峰队长正吆喝着前后到达的队员进屋、加衣服保暖、喝水。我走近王勇峰队长问:“队长,2007年我登顶珠峰之后曾约定六十岁以后我们再去登把珠峰,你还记得吗?”
        笑眯眯的王勇峰队长看着我没说话,我接着说:“到时候你还是当队长,咱们这些老头登到哪算哪,能登顶咱们就上去溜溜,不能登顶咱就下山回家,怎么也得跟珠峰说一声我们这些人又来了呀。”
         “这个主意不错!” 这回王勇峰队长乐了:“去,一定去!方世,快给副队长拿饮料让他多喝点,好好休息一下。”
    2007年5月25日,王勇峰队长和“副队长”曾与珠峰有个约会。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之: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二)
    March 10, 2011
    2月6日,“队长,所有见过我的人是不是都会觉得登雪山特别简单。”

        从海拔1847米的马栏谷出发,到海拔2720米的曼德拉营地是攀登乞力马扎罗过程中比较休闲的一段,海拔不高,坡度不大,森林茂密,在充满泥土和树木气味的道路上穿行比较享受。
    出发前在马兰谷的合影

    在海拔不高的丛林中穿越很是享受
        “队长,所有见过我的人是不是都会觉得登雪山特别简单?”走在队伍中的宋海燕突然问了我一句。
        “哈哈。”我乐了:“登山简单?你自己最清楚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没有付出怎么会有回报,你一直是我推广大众健身的动力、偶像和虚荣的资本。”
    看似柔弱、文静,但实际异常执着的宋海燕
        宋海燕(女),大连高新技术园区恒新电脑网络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我与她2009年9月前后认识的,当时她言称加入大刘户外健身队是为了给她九岁的女儿减肥,可看着宋海燕胖胖的身体我倒是觉得她自己似乎更应该锻炼。
        这是一个看似柔弱、文静,但实际异常执着的女人。当时的大刘户外健身队有二、三十人一起参加锻炼,而最终坚持到2010年元旦的只有宋海燕和她九岁的女儿两个人。
        什么是最简单的?锻炼身体最简单,因为你可以自己决定它。什么是最艰难的?锻炼身体是最艰难的,因为你要坚持,坚持锻炼是最难的。
        2010年4月,坚持锻炼半年的宋海燕随着自己身体的变化,心中涌起了一股攀登雪山的冲动。
        那天在海拔6000米的地方,极度疲劳的宋海燕突然站住了:“队长,我不想上了,我对那个地方不感兴趣。”她用手中的冰镐指了指顶峰的方向。
        我面无表情地看着她,慢慢地说:“队长对那个地方也不感兴趣,队长只想陪你慢慢走到今天的截止时间为止。”
        “好吧。”宋海燕转过身去,继续向上攀登……
        从海拔56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六个小时之后,宋海燕最终站在了海拔6206米西藏启孜峰顶峰,用自己的脚步留下了一段让自己难以忘怀的记忆。
        为什么登山?
        这是一个有无数人在问,也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大连“7+2”登山探险队的部分队员2010年10月在攀登西藏海拔6300米的唐拉昂曲峰途中
        我不知道此次来非洲的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
        胡芳(女),大连东北大药房连锁店的总经理。
        2007年10月6日,她作为16名登顶队员中五名女队员之一,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位,站在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顶峰时,我由衷地说了一句:“让魅力超越年龄的距离。”
        花土(女),某重点中学教师。
        2010年8月首次参与攀登雪山,登顶了海拔6206米的西藏启孜峰。“在我想改变自己、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时,我与雪山相识了她丰富了我的人生。”花土这样说。
        唐东民,东方慕尼黑大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3年10月,我在大连组织了一支业余登山队,要攀登青海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在跟队训练了三个多月之后,唐东民终因公务缠身放弃了那次活动。 
        2009年8月28日上午,我和唐东民站在了海拔6206米的雪山之巅。时过六年,仍不肯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纯爷们!
        陈仁联,大连万顺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生活好了,物质有了,物质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得安排一下自己该怎么生活了。”2010年8月登顶西藏启孜峰之后大哭,戒掉了烟,少喝酒,被队友们称为“陈队”的陈仁联这样告诉大家。
        崔在文,大连爱贝斯特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队中年龄最小的,被人戏称“一不小心步入了一个中年人的活动”。
        2010年8月登顶雪山之后曾感叹道:“身为80后,作为独生子女,通过与藏族向导的接触,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兄弟情谊。”
        出发四个小时之后,队伍到达海拔2720米的曼德拉营地,队员们的体能似乎根本没有消耗多少。晚饭后,一帮来自伊朗的登山爱好者邀请来自中国的几位女性跳舞。
    大刘(白色背心者)与唐东民在曼德拉营地的合影的合影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与伊朗登山爱好者和当地向导的合影
        激昂的、富有浓烈波斯特点的男生齐唱,响亮、有节奏的掌声和时常响起的口哨声,再加上两个东方女子花土和胡芳的舞蹈介入,把整个营地搞得热闹无比,急得王勇峰队长大喊:“好了,好了,差不多就行了,都给我回来好好休息,你们明天还想不想上了?”
        众队员哄笑······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之: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一)
    March 9, 2011


    2月5日,“哦,躺在床上就是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家伙,坐飞机比登山还累。”
        从飞机舷窗望去,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就像茫茫云海中的一个孤岛,并且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生存不多的冰川。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对我并不陌生。2008年春节、2010年春节,作为领队,我曾两次攀登过乞力马扎罗。而这次来到非洲、来到乞力马扎罗更有一个新的身份: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长。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七个大洲以及南极北极两个极地,探险爱好者通常把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极、北极的极点简称为“7+2”。
        大连“7+2”登山探险队由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任总顾问,我是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队长,今后所有活动的现场指挥、技术支持等合作单位为北京极度体验探险有限公司和西藏的专业探险公司。
        大连“7+2”登山探险队是一支由各行业人士组成的队伍,因为同样的爱好聚在了一起;他们没有给自己的“7+2”设立特定的期限,整个时间或许短,也或许长一些;也允许中间有人离开,有人加入;一切都顺其自然。他们并不在意最终的目的;但坚信自己会走的很远;愿意享受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种种态度和精神……
        1月15日,在大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2010.《魅力》颁奖晚会上,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参加了大连“7+2”登山探险队成立、授旗仪式:“大连‘7+2’登山探险队的成立,显示出大连勇于探索的城市精神,可喜可贺。”
        “所有人的所有道路‘终点’只有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只有过程。每个人都能制造自己的传奇,而传奇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我不知道大连“7+2”登山探险队是否真的代表我们这个城市的一种精神,但我坚信我自己的话可以代表所有大连“7+2”登山探险队全体成员。

    空中眺望乞力马扎罗
         本次非洲乞力马扎罗之行是大连“7+2”登山探险队踏上征程的第一站,队伍由7名大连人(3女、4男)组成,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51岁。
         这支队伍与来自北京、广州、沈阳5位山友以及亲自挂帅的王勇峰队长和北京极度体验探险有限公司的教练方世组成了一支14人的登山队伍。
         飞机北京时间2月4日22:00分从广州起飞,途径泰国首都曼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2月5日当地时间15:30分(北京时间20:30分),我们终于接近本次行程的终点——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机场。

    在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候机

    到达乞力马扎罗机场
         连续的空中飞行并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曾有人说非洲乞力马扎罗是让人感到轻松的一座山峰,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个概念。
         连续的空中飞行、五小时的时差、饮食上的不适应、四天内往返46公里、4600米的攀登高差……一切都足以证明,没有一座山是轻松的。

    与艾利克斯2010年的合影
         “哈喽!艾利克斯~~”
         “哈喽!Big 刘”
         我与守候在乞力马扎罗机场出口的一位身材健壮的黑人兄弟来了一个十分夸张的“熊抱”。
         艾利克斯,一个在乞力马扎罗很有“江湖地位”的高山向导,2008年春节、2010年春节两次攀登乞力马扎罗都是由他担任向导,一个负责、有能力的高山向导,这次我们的队伍仍然由艾利克斯来担任向导。
         坦桑尼亚莫西镇一家规模不大的酒店,所有人享受着长途飞行之后带来的强烈反差。我躺在床上深呼一口气,想起了去年来乞力马扎罗登山的一句话:“哦,躺在床上就是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家伙,坐飞机比登山还累。”

    在莫西镇的小酒店与与王勇峰队长的合影

    在莫西镇小酒店的休闲时光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攀登非洲乞力马扎罗峰非完全记录
    March 8, 2011
        北京时间2月4日22:0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班从广州起飞,途径泰国曼谷,当地时间2月5日6:30分(北京时间11点30分)到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当地时间2月5日11:00分(北京时间16:0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班从亚的斯亚贝巴起飞,途径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当地时间15:30分(北京时间20:30分)抵达坦桑尼亚莫西乞力马扎罗机场。
        当地时间2月6日12:55分(北京时间17:55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从乞力马扎罗海拔1847米的马兰谷出发,当地时间17:05分(北京时间22:05分)到达海拔2720米的曼德拉营地,全队状态非常好!

    乞力马扎罗峰马兰谷入口

    海拔2720米的曼德拉营地
        当地时间2月7日8:40分(北京时间是13:4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从乞力马扎罗海拔2720米的曼德拉营地出发,当地时间15:15分(北京时间20:15分)到达海拔3720米的火隆博营地。

    海拔3720米的火隆博营地
        当地时间2月8日11:00分(北京时间16:0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6名队员在火隆博营地进行适应调整,队长大刘在海拔3400米处接到后来赶到的队员陈仁联。当地时间13:20分(北京时间18:20分),陈仁联到达海拔3700米的火隆博营地与大部队回合。

    大刘和陈仁联
        当地时间2月9日8:10分(北京时间13:1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从乞力马扎罗海拔3700米的火隆博营地出发,当地时间15:10分(北京时间20:10分)到达海拔4700米的基博营地,全队状态良好。

    队伍前往海拔4700米基博营地途中
        当地时间2月9日23:3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4:3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从乞力马扎罗海拔4700米基博营地出发。
        当地时间2月10日7:2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12:2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员胡芳(女)、花土(女)、宋海燕(女)、崔在文、唐东民登顶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陈仁联到达海拔5681米的吉尔曼高点。

    右起:花土、大刘、宋海燕、胡芳

    陈仁联止步于海拔5681米的吉尔曼高点
        当地时间2月10日18:0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23:0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全体队员安全返回海拔3700米的火隆博营地。
        当地时间2月11日16:0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21:00分,大连“7+2”登山探险队抵达乞力马扎罗马兰谷,登山活动顺利结束。

    大连“7+2”登山探险队登山结束后的合影
  • 登顶乞力马扎罗 —— 大连新商报《大连客周刊》(转贴)
    February 27, 2011
       “7+2”大连登山探险队大年初八登顶非洲第一高峰。
    登山虽累且枯燥,但登顶后却能够领悟出生命真谛。
    大自然的厚爱和昂扬的城市精神让大连成登山者沃土。

    新商报记者:王玉学
    编者按
        当地时间2月10日7时20分(北京时间2月10日12时20分),“7+2大连登山探险队”登顶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这是该队首次集体登山行动。
        这支登山探险队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名字命名的民间业余登山队,行动比较低调,队员进出随意,登山行动向非队员敞开,首次行动就有两位非队员的女士参加并成功登顶。
        但是,他们的行动仍难免引起关注,有些爬山爱好者,如大黑山一个山友群就有五六人表示,希望加入7+2登山探险队下一次集体行动。
        登山,在大连正逐步变成一项相对普及的户外运动。登山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感受,队员们都有各自的理解和表述,值得听一听。
        大连是个好地方,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是上苍对此地的偏爱,特别适合户外运动,大连人也不辜负这些天赋资源,爬山、徒步、跑滨海路、冬泳、洗海澡等等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从来都不乏稳定人群,这是大连涌现出登山探险队等从事极限体验的塔基。

    登山者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座山峰”——“7+2”大连登山探险队队员回忆攀登乞力马扎罗之旅
        登山是件十分枯燥、遭罪的事情,但痛并快乐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听登山者讲故事,难免令人产生向往之情;在他们嘴里,山峰是应该敬畏的,容不得对它的轻视藐视,在伟岸而沉默的山峰面前,个人生活、工作中那点快与不快皆不足道。
    登山是为了下山
    讲述人:唐东民(东方慕尼黑大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攀登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感觉就像经历了天堂——人间——地狱,再返回来的过程。
        进入乞力马扎罗公园,热带风光、原生态、原始森林、垂直式景色变化一起涌来,感觉不是去登山,更像是一次旅游休闲。但等到达海拔4700米以上,树木不见了,景色消失了,氧气稀薄了,高山反应上身了,人就逐渐逐渐变得很难受,就像在地狱一样受煎熬。
        最难受的是冲顶那天,基本到极限了。夜间10点出发,头灯好像与星星连在一起,往上看,感觉路途特别遥远,心里就产生了压力,与体力不匹配。登顶那段路,要走“之”字型路线,山特别陡,火山灰形成的山体很软,踩下去往下陷一点,像是爬沙坡,进一步退半步,体力接近极限。我走了将近9个小时才到顶,我的“高反”稍微重点,呕吐得厉害。
        回来以后总结,可能与吃的那片安眠药有关,我们只睡两三个小时,药效发挥时间延后,登山时大家都困得直想睡觉。
        海拔差比较高,每天要登的海拔高度比较多,最后一天将近上1200米,指垂直距离,特别消耗体力。
        下山以后,又回到天堂。
        乞力马扎罗登山者很多,它的难度不是很大,危险性相对小些,登山者中以欧洲人居多。难度小却也不能小看,上去时,也是精疲力尽,没少吃苦头。
        下山时速度越快越安全,迅速下降高度,由向导带着半跑下来的,尽快地回到氧气富裕地带,“高反”自然减轻。
        这是第一次去非洲,最深的感受是自然界的原生态,真正的和谐,方园200平方公里,各种动物各有各的领地,很悠闲,狮子没有生存压力,人在那里是动物。食草与食肉动物之间不血腥,安然相处。当地导游说,他们也极少见到狮子、豹子等猎杀其它动物。
        肯尼亚国家公园没有开发痕迹,极其原生态。但是,自然界的原生态与酒店里的服务水平形成鲜明对照,黑人服务员的意识和水平不比欧美酒店行业差,非常现代。
        个人认为,非洲之美就是因为几大国家公园不开发,给动物留下一个天堂。在肯尼亚,凡与旅游沾边的行业,如酒店服务、公园导游等职员,从表情及行为上看得出,他们十分尊重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很敬业,很人性化,让游人感觉很舒服。看上去,他们就是肯尼亚的白领职业。幸福与否,在非洲,好像与金钱财富的关系不是很紧密。
        登山是为了下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体验领受过登山之难之苦,就知道什么是美好幸福。
    登山让人变得简单
    讲述人:宋海燕(大连高新技术园区恒新电脑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登山上瘾,瘾从何来?一是山的魅力,二是队友的魅力。
        登山队是一支临时队伍,彼此之间心扉敞开,不存芥蒂,大家随性相处,这个体验挺舒服。
        登山,只是一次体验,或者说是检验一下健身的成果。去年登顶启孜峰,同行的初次登山队友都有高山反应,我没有。当时以为是心态好所致。这次登乞力马扎罗,还是没有高山反应。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认为,我的细胞携氧量高,化解了高山反应。
        登山,是个简单枯燥的过程。乞力马扎罗3700米以上就没有什么叫人爽心的景色了,越走越荒芜,4700米以上草木绝迹,一落脚,灰土飞扬沾衣,落得满头满脸。景色消失,动作单调,从内心情绪到山峰的自然景象,双重枯燥同时压过来,格外考验耐力耐心。
        这时,登山人的心思就可能多起来,自己吓唬自己,就可能让你的努力前功尽弃。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是坚持下去,坚持傻走,步点节奏不能乱,不要求快,有耐力坚持到底,你就成功到达顶峰了。
        乞力马扎罗虽然海拔高度只有5985米,但从1870米开始徒步登山,完成整个上山下山所走的总里程是90多公里,平均一天要走上20多公里,过程的确十分疲惫和枯燥。
        在肯尼亚国家公园里,现代文明与原始生态的共存,本身就是一大景观。公园酒店,均是英式服务,房间有门无锁,你不用担心会丢东西。走在公园里,各色人种皆可见,非常羡慕那些鹤发童颜的年长白人,他们很从容很安详地出没在非洲的大自然之中,外表、神态、行为与自然景色相当和谐。
    没登顶,却也高兴
    讲述人:陈仁联(大连万顺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这支队伍正月初二出发,我到初四才走,到乞力马扎罗时,队友们有两天的休息时间,我则是长途飞行后直接上山,最后没能冲顶。不过,上升到5681的吉尔曼营地,距5895还剩200多米,我选择下撤,也是挺不容易的事。
        乞力马扎罗海拔4200米以上,寸草不生,都是火山灰,像长白山一样,太干燥,不舒服,不好走,格外费力。以“之”字型路线上升,每到拐弯处,都累得直喘气。
        我到5681高度时,问中国登山队王勇峰队长多长时间能登顶,王队长说他得一两个小时。我一算,以我的状况分析,上去起码要6个小时。我跟王队长说不上了,队长也同意。下撤过程,从5681回到4700,我用了四个小时,由教练拉着,一路打滑溜车下来的。
        差200米没登顶,没有什么遗憾,反而挺知足的。其实当时咬咬牙,我也能上去,但怎么下来,可就没谱了。要是下不来,就是给队友找麻烦,得由人家抬下来。
        我到达5681时,天已经亮了,看到一次太阳升起的过程:遥远的天边有一条红线,一轮红日飞跃出来,山顶有冰川的地方,染上金边,非常漂亮。
        我运动健身时间并不太长,但把烟戒了,酒戒不了,控制着少喝点。去年在滨海路跑步时,老咳嗽,就数我的动静大,在底下一咳嗽,燕窝岭上都能听到,痰上涌,就戒了。刚开始跑滨海路,3公里下来脸憋得像猪干似的,通红,吓人。后来一点点好了,能跑10公里,身体也舒服了。
        登山者说:“险峰之外仍有无限美好风光”——“7+2”大连登山探险队队员回忆坦桑尼亚、肯尼亚风土人文
        登山很苦很累,有危险,但登山不是为了自虐,不是为了遭罪,不是为了自罚,不是为了炒作,不是为了征服,登山就是一次不寻常的体验,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检验一下运动健身成果,经历完从体力到毅力的考验,回到日常中,就没有什么难事。
    登山令人平和淡定
    讲述人:胡芳(大连东北大药房连锁店总经理)
        采访背景:在胡芳经营的咖啡店里,左面墙上贴着数十张照片,是她登玉珠峰、唐拉昂曲峰、启孜峰的一个个瞬间。公示登山照片,用意就是为了分享幸福感。乞力马扎罗的照片还没来得及洗出来挂上去。她说,有时独自欣赏照片,回味又苦又累的登山过程,犹如品咖啡,苦,也是一种美味。
        这次攀登乞力马扎罗,直观的是异域风情,触动灵魂的是人文感觉上的不同。
        乞力马扎罗坐落在坦桑尼亚境内,这个国家相对贫困,但是,他们的国民看上去颇有幸福感。
        当地人的英语水平相当不错。从宾馆酒店及国家公园里的设施及服务都能感受到,客人还没到房间,你的行李已经准确无误地先人入室,黑人服务水平,不比欧洲大酒店的差,极具人性化。
        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的宾馆里,客人大多是来自全世界的登山者,各种肤色的人在夕阳西下时,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没有戒备,感觉愉悦。
        乞力马扎罗与其它山峰不同,进入公园,汽车只能开到海拔1000米高度马兰谷,此后,公路没有了,要一步步往前走。所以,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要走4天。
        每天就是不停地走,难度不太大,但对体能是个考验。四天之内,经历一个完整的四季变化,入目的景色分别是: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原、一无所有的荒土、冰川。一路上,印象比较深的现象是,天空没有污染,夜间抬头望,似乎星星伸手可及。
        途中,登山者众多,不分上山或下山,打照面时,彼此都用现学的两句坦桑尼亚斯瓦西里语打招呼:你好!慢一点!
        那个气氛中,常常不经意间被触动一下,一般登山者多是团队形式,有个互相照应,也见到一位模样50岁之上的德国女士独自一人上山,只是雇了一个黑人向导,她的表情淡定从容,像是朝拜一样。
        下山后,我们去肯尼亚三个国家公园旅游,感受人与大自然、动物之间一派和谐美好景象。那天来到第二个公园,进房打开阳台拉门,一只屁股肥大的猴子大摇大摆地踱入房间,走到梳妆台边熟练地打开木盒,抓起装着茶叶、咖啡的纸袋就走。
        让我惊讶和感动的是,所有动物神情怡然,人与动物关系那么温和,像大象带着小象到宾馆的水池里洗澡,极易勾起人内心最柔软的感觉。那份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画面,算是刻在心底了。
    乞力马扎罗的星空很美
    讲述人:崔在文(大连爱贝斯特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采访背景:乞力马扎罗是崔在文攀登的第二座山峰,如果说去年登顶启孜峰时,感受最深的是与人相处,那么这次非洲之行,人与自然的关系则令他感慨万端。比如动物遇上人,一副视而不见的神态。在那里,动物之间绝不滥杀,常态是,食草与食肉动物之间,相安无事,一派和谐劲儿。
        北半球的夜空,可能是纬度或是天空粉尘多的原因,有些星座不能见到全貌,但乞力马扎罗就不同了。我们夜间冲顶时,每个人都戴着头灯,抬头看,头灯与星星连在一起,几乎分不清灯与星,离天好像只有三尺高,夜空星星无比地密实、明亮,像猎户座的腰带、短剑部分都很清楚。
        这次坦桑尼亚、肯尼亚之行,感慨比较深的是环保概念。
        对非洲第一高峰,基本都来自于《乞力马扎罗的雪》,但山顶上的冰雪快要成为绝唱了。山顶上还有冰川,但已断裂为三四块,温室气体若不能有效扼制,乞力马扎罗冰川早晚会绝迹。
        坦桑尼亚、肯尼亚虽然经济落后,但环保做得相当好,登山者、游人、当地居民、工作人员人人自觉,目力所及的树林、草丛,哪儿都看不到乱丢的垃圾。
        乞力马扎罗山的登山道路就是一条土路,他们不铺柏油沥青路,不修木栈道,也不装高山索道,就让山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任谁来到它的脚下,不管权坛政要、巨商、名流,想上山,自己走上去。
        肯尼亚国家公园里,懒狮子一天要睡18个小时。斑马就在几十米外,狮子只管睡觉,只取自己所需的,吃饱了就不再杀戮,不贪,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各取所需。
        坦桑尼亚、肯尼亚的人好像也遵循类似规则,他们大多比较贫困,但是看上去幸福指数很高。机场海关人员工作时,嘴角向上吊起,笑容从心底流露出来,身体似乎如风摆柳般有舞蹈韵律,他们对生活应该是没有太多奢望,所以乐观,所以快乐,所以幸福,心态就格外好。
        途经坦桑尼亚的莫西镇,有座异常漂亮的建筑物。问导游,他说那是学校。眼下落后的非洲,如此尊重教育,我感觉看到坦桑尼亚未来的脊梁,将来,他们的落后面貌一定会改变。
    链接·登山者感慨:“登山有如暂别红尘”
        胡芳说,乞力马扎罗归来,她写了篇日记,题目叫做《红尘之外》。
        登山是远离人群运动,一进山,就有把自己抛到红尘之外的感觉。跳出红尘,空灵感说来就来,然后看到自己红尘中的模样。下山再回到红尘中,会更好地工作,更好地赚钱,更好地生活。
        登山是个不断重复的过程,默默攀登、扎营休息,有大段大段的时间浮想联翩,思想挣脱所有束缚,像是长出一双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出离红尘之外,有些事情就通透了: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人征服不了山。山外有山,你总也登不完,登山不过是次体验,只能感受它的伟岸;人外有人,有些人,你永远也追不上,那就不要与人家比。
        胡芳说,登山给她的一个启发是,不必较劲。悟透这点,明白求全责备对事业无益,渐渐对拥有的一切有了知足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其实是认识、心态决定的。
        她说,她在外企工作时曾经像个工作狂,大区经理先两天到张家界开会,休息两天再开业务员会议,别人进山旅游,她则飞回公司忙两天,然后再赶去。她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成功,眼里心里只有职业目标,其他一概靠边。登山以来,放下了极致标准与想法,学会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找到激发团队力量的途径,与大家分享业绩,放缓工作节奏。
        放缓工作节奏这个体会,与坦桑尼亚宾馆员工的服务水平异曲同工。在最原始状态中,不妨碍人的技能达到顶尖水准。
        在她看来,登山是旅行当中的一种,远离人群,看到一些大多数人看不到的风景,体验平原难以体会的经历,极端地看,就是对死亡早早有个心理准备,既然人难免走到那一步,怕也无用,早早有准备,反而从容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就好了。

    记者追问:登顶珠峰人数全国第二,先于其它城市出现民间登山探险队,大连为何是登山爱好者沃土?
        在业余登山界,中国有两个城市非同凡响。南方城市深圳一枝独秀,它是移民城市,具有拓荒精神,核心就是勇敢的冒险意识。北方城市非大连莫属,自2007年以来,已有四人登顶珠峰。
        大连怎么会诞生一支7+2登山探险队?它为什么不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那里的城市底蕴更丰厚啊。
        但,登山是户外运动中一项比较极致的行为,如果城市缺乏冒险精神和勇气,就不可能出现有规模登山队伍。
        大连恰好具备勇于探索和敢于冒险的城市精神。追根溯源,与闯关东的闯字不无关系。移民城市,大多具备这种意识,横竖是闯荡,还在乎闯什么吗?
        往远处搜索,大连有两位登山方面的知名人士。其一,国家登山队教练刘大义就是大连人;其二,现任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也是大连人,他们是中国早期登山队成员。
        往近处观察,大刘像支火炬一样,影响和带动一批业余登山爱好者登上雪山,然后他们兵合一处创立大连7+2登山探险队。
    体育城:有山有水好地方
        体育是大连的一张名片,也叫体育城,名片上最耀眼的两个字曾经是——足球。甲A联赛55场不败、七冠王之类球给大连带来很多荣誉,也给大连人带来数不清的快乐。
        有人说,大连这个地方真好,有山有水,先天具备户外运动的一切资源,大连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资源,上天赐予,不取反而不妥。
        先说冬泳。
        据大连冬泳协会介绍,上世纪60年代,有几人在星海公园冬泳,人数少;但到了十几年后的80年代则蔚然成风。
        到2010年,大连已连续举办9届国际冬泳节。从人数、规模、组织几方面看,大连的冬泳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今年,国家体育局把大连国际冬泳节升格了:第十届中国国际冬泳节暨国际冬泳邀请赛,同时,还套出一个第十八届全国冬泳锦标赛。
        冬泳普及之快,出人意料。在大连冬泳协会注册的会员有2000多人,而不在册的人数应在万人之上。在大连,只要有海滨浴场的地方,就能见到冬泳人群。
        冬泳运动的广泛开展,出现了一个标志性人物——王刚义,获得冰海英雄赞誉。跳到北极、南极冰海游泳,几乎不可想象,王刚义一一做到了。
        另一位游泳英雄荣誉由大连人谢延红领取,他是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残疾人,由此载入中国体育史册。
    滨海路:户外运动大动脉
        告别大海,上岸望望。
        大连人热爱运动不仅仅是海上,陆地上同样丰富多彩,回顾滨海路徒步活动的成长史,你几乎无法相信那是真的。
        2003年,第一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有7000人参加,第二届就增加到6万多人,到2008奥运年,徒步人数创纪录地达到40万人。自从徒步大会成熟之后,年均人数在二三十万之间,且有国内其他城市、国际徒步爱好者前来参加。
        平常日子,滨海路上从来不缺少徒步、跑步者。就像到季要洗海澡一样,滨海路记录着大连人把户外运动变成生活组成部分的经历。
        户外运动爱好者涛涛茶加入十几个网络户外运动群,经常参加三项运动:登山、徒步、游泳。她说,参加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可以愉悦心神,与网友们自由交流,彼此很熟,却不知也不想问对方叫什么干什么,“于我而言,这样的户外运动不仅是健身,其实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涛涛茶说。
        大连到处有山,爬山,就是大连人的家常便饭。近年来,户外运动形成规模,自发组建的网络爬山论坛有十几个,QQ群则有几十个。“山在那里”论坛版主大飞介绍,他们那个论坛通常是五六十人相约进行各种户外运动,今年一次爬山时,人数破了纪录,超过100人参加进来。大连周边的山,他们哪儿都去,大黑山、滨海路沿线、旅顺南路北路中路、老铁山等等,他们不只一次爬过。
        爬身边的山,辽南海拔最高的大黑山也只有663.1米,当然不如登山过瘾。于是,有些先行者把目光瞄向了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
    大刘带动大连登山热
        大刘是大连业余登山的标志性人物。至于为什么酷爱登山,具体原因难以言表。他去丽江旅游,平生第一次看见玉龙雪山,人当时就跪在山脚下了。
        1999年,《山野》杂志组织中国首次商业登山活动,目标是玉珠峰。报名者三人,全部是大连人,其中包括大刘。三个人,数量不够,首次业余登山活动难以成行。
        当时,深圳的业余登山活动已经小有规模。组织者建议,让大连的三人与深圳的五人登山团队合并。大刘就是在那时与同样酷爱登山的王石结为山友。
        大刘好像与雪山有缘,1999年,竟然两登玉珠峰。之后,他就无法离开登山了,2003年,尝试珠峰,虽然没有登顶,但登山经验、对山的认识透彻了。这才有2007年的成功登顶珠峰。
        大刘登山行为感染着一小部分大连户外运动爱好者,有些人开始聚拢到他那里,探讨登雪山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渐渐形成一个松散的登山群体。
        去年年底,大刘倡导部分登山爱好者组成“7+2大连登山探险队”,这是中国首支以城市命名的登山队。
        大刘引用的队歌是《我想我是海》,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没有分享,再多的成功也不圆满;没有安慰,苦过了还是酸”。
        2010年,大刘登过五次山,他说,登山好玩,与人分享那些感觉是件快乐的事儿。
    链接·大连户外运动大事记
    四人登顶珠峰
        2007年5月21日,大刘登顶珠峰。
        2009年5月17日,徐志卫、赵阳、林涛登顶珠峰,其中,赵阳是大连登顶珠峰的第一位女性。
    冰海英雄王刚义
        王刚义被誉为冰海英雄,挑战过许多冰海纪录。2001年2月8日,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小码头,他纵身跳入南极冰海 ,游了50分钟,这一跳跳出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摩托车倒骑王于顺业
        旅顺有个摩托车倒骑王于顺业,2001年6月17日中午,他倒骑摩托一飞跨越长城,创造一项世界纪录。
    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
        2003年8月24日,大连的残疾人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成为继张健之后又一位成功横渡此海峡的中国人,更是世界上第一位游泳通过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
    大连国际徒步大会越办越红火
        从2003年起,大连市已连续举办八届国际徒步大会,每届参加徒步的市民人数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说明这项户外运动深入人心。
        2003年的第一届约有7000人;
        2004年的第二届增至6万多人;
        2005年的第三届则猛增到23万人;
        2006年的第四届达到27万人;
        2007年的第五届达到30万人;
        2008年的第六届达到空前的40万人;
        2009年的第七届有30万人以上;
        2010年的第八届约为20万人。
        2006年4月27日,国际徒步联盟大会上,与会的24个成员国投票表决,一致通过中国大连成为国际徒步联盟的正式会员,大连正式成为国际徒步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徒步城市。
        相关链接:http://szb.dlxww.com/xsb/html/2011-02/27/content_454219.htm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今天(大年初二)踏上征程的第一站: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
    February 3, 2011
     
    “所有人的所有道路‘终点’只有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只有过程。”——大刘

        这是一支由各行业人士组成的队伍,因为同样的爱好聚在了一起;他们并不在意最终的目的;但他们坚信自己会走的很远;愿意享受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种种态度和精神……
        这就是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他们今天已踏上征程的第一站,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今年1月15日正式成立,该队由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担任总顾问,大连人大刘任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队长,该队的现场指挥、技术支持等合作单位为北京极度体验探险有限公司和西藏的专业探险公司。
        目前,大连“7+2”登山探险队由9名大连人组成(有3女、4男参加此次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活动),他们没有给自己的“7+2”设立特定的期限,整个时间或许短,也或许长一些;中间或许过程中有人离开,有人加入,一切都顺其自然。
        大连“7+2”登山探险队不接受寻求刺激的说法,也排斥征服的心态。而是量力而行,重在体验,重在享受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种种态度和精神……




    大连“7+2”登山探险队成立、授旗仪式2011年1月15日在大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每个人都能制造自己的传奇,而传奇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大刘

      “大连‘7+2’登山探险队的成立,显示出大连勇于探索的城市精神,可喜可贺。”——王勇峰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将“大连‘7+2’登山探险队”队旗授予大连“7+2”登山探险队。
  • 大连“7+2”登山探险队由乞力马扎罗峰踏上征程。
    January 9, 2011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七个大洲和南极北极两个极地,探险爱好者把登顶七大洲和徒步到达南极和北极极点活动简称为“7+2”。
          这是一支由各行业人士组成的队伍,他们因为同样的爱好聚在了一起;他们不在意最终的目的;但他们坚信自己会走的很远;他们愿意享受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种种态度和精神……
          这就是大连“7+2”登山探险队,他们将由今年2月攀登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踏上征程。
    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 —— 乞力马扎罗
    海拔5642米的欧洲第一高峰 —— 厄尔布鲁士
    海拔6964米的北美第一高峰 —— 阿空加瓜
    海拔8848米的亚洲第一高峰 —— 珠穆朗玛
    海拔6193米的北美第一高峰 —— 麦金利
    海拔5030米的大洋洲第一高峰 —— 查亚峰
    海拔4897米的南极洲最高峰 —— 文森峰
    南极穿越
    南极极点

    北极穿越

    北极极点
  • 岁末年初,大连付家庄海边游泳的人们......
    January 1, 2011
       
    2010年12月25日上午,付家庄海边走来一人。

    走近一看,是K哥。

    K哥平日忙于工作,只有每周六和周日才能来海边游泳。

    不服不行,你要是让我隔上五天才下一次水,唉!很难~~

    上岸的K哥很潇洒~
        如果您刚刚对K哥充满了敬意,不好意思,下面这位更精彩~~
        阿彪,广东电视台记者,2000年攀登章子峰时与其相识,曾在章子峰海拔6000米前进营地共度13个昼夜。2005年曾与大刘户外登山队一起攀登过西藏唐拉昂曲峰,2008年8月又与大刘户外登山队一起登顶了西藏的启孜峰。
        2003年1月初,从广东来大连的阿彪曾与我在付家庄海边小试冬游,前天、两天阿彪在电话里说自己12月29日到大连,并言称带了泳裤和跑步鞋,准备与我试试冬游和跑步。

    2010年12月30日上午,阿彪在付家庄岸边准备下水。

    一个广东人,不远千里地从广东来,一步一步走下冰冷的海里,这是什么精神?

    两分钟后,阿彪神情自若的走了上来。

    “这海水,很给力!”阿彪的普通话很广东。
    当天傍晚风很大,阿彪、PORT和我来到集合点,六点半钟与筱晴、周总及周总的两个朋友一起跑步。
    “大刘,偶最近三个月掉了16斤,就是跑步跑掉的。”阿彪很得意。

        满以为阿彪的冬游只是为了“玩玩票”,可没想到12月31日去机场之前阿彪又来了“一水”:“偶来一趟不容易,当然要游个挺快了。”
        
    PORT拿着汽车里结冰的塑料瓶直呼好看。
    新年第一天,天气不是很冷,但风很大,吹得海边放不了东西,我们把东西放在汽车里,然后走到海边。

    远远望去,除了PORT的身影,还可以看到大海被风吹出的层层波澜。

    PORT、净身的水瓶和“更衣室”。

    大风天从海水里上来,那滋味,嘿嘿,谁下谁知道呀~~

    披着“更衣室”走向汽车的PORT边走边嘟囔着:“跟你一起过日子,倒血霉了!”

    “新年第一游预计几点到海边?”

    “九点半到海边。”

    哈哈,上面的两个人不是我,而是伟大的K哥。

    已经忘记了是从哪一年开始,岁末年首是一定要“下海”地。

    昨天傍晚与K哥约好,今天上午九点半,我们一起来到付家庄海边。

    刚开始冬游时觉得很极限,登山之后才知道:其实冬游很休闲。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我高唱着崔健的《一块红布》

    哈哈,大家新年好!!
  • “纵情山野”之:首届大连滨海路木栈道马拉松欢乐跑活动计划
    October 29, 2010
        
    “纵情山野”之:
    2010大连滨海路马拉松欢乐跑
    2010年11月6日,
    美丽风情的滨海路,
    所有爱跑爱环保的人,
    体验一场具有专业水准却无关输赢的跑步盛宴;
    感受一场来自五湖四海爱跑人的欢乐盛会。
    一、活动说明:
    1、“欢乐跑”:
    A:活动宗旨为发起大连市全民健康理念,打破常规赛事形式与大众的距离感,打造一个轻松欢乐、参与性强的大型健康活动;
    B:滨海路是一处集中体现大连城市美丽与魅力的风景地,其独特的地形、美妙的风光、清新的空气对于爱好跑步运动的体育爱好者来说,得天独厚,无可取代;
    C:本次活动中将环保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当中,所有宣传物料及使用道具均为环保材料制作,并且现场以民众自发的环保宣传去呼吁和影响滨海路驾车者的驾车行为,用大众的力量去带动滨海路“无车”环保畅行;
    D:本活动不设比赛名次,邀请本城(或国内)专业马拉松选手参与,与滨城马拉松跑步爱好者互动交流;形成本次活动之核心理念——“环保的、快乐的、参与的、非比赛的、免费的、抽奖的”。
    2、“i跑人”:
    “i跑人”之“i”取“爱(中文音)”和“我(英文)”之意,意指“我是爱跑人”;强化活动精神主旨,另后续平面广告推广中的设计元素也易与运动元素相结合,将有效形成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与New Balance的“爱跑”理念契合)
    3、活动构成:
    一是上午场的马拉松跑步环节,大众自愿报名参与,主办方统一组织并进行现场秩序维护等。
    二由万科和永冠单车俱乐部的自行车队也参与到活动中。
         二、流程安排:
    2010年11月6日
    A:7:00--12:30-全程马拉松跑:傅家庄阳光学校门前沿滨海路出发至十八盘折返;
    B:9:00--12:30-半程马拉松跑;傅家庄阳光学校门前沿滨海路出发至712路公交车石槽村终点站折返。
    C:10:30分—12:30分-10公里跑;傅家庄阳光学校门前沿滨海路出发至北大桥桥西折返。
    D:抽奖:活动结束后每组进行幸运抽奖。
    三、相关工作安排:
    1、活动报名:
    报名时间:10月24日-11月4日,13:00—18:00
    2、报名要求:
    A:全程马拉松跑:凡持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何正式马拉松比赛证书者、身体健康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均可参加。
    B:凡有能力在2小时30分内完成半程马拉松、身体健康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均可参加。
    C:凡有能力在1小时30分内完成10公里跑、身体健康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均可参加。
    3、报名方式:
    参加者必须自愿,身体健康,必须与组织方签订参赛协议书,方可报名参加。
    4、报名数量:
    200人以内(额满即止)
    5、报名工作:
    大刘户外、大连永冠单车俱乐部。
    6、报名地点:
    大连市太原街72号,大刘户外休闲用品馆(大连金地海景大厦西侧)
    联系电话:0411-39756852
    大连市大同街153号,大连永冠单车俱乐部。
    联系电话:0411-86867768
    7、保险程序:
    需要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便于进行相关保险。
    8、活动证书发放:
    完成预登记的每个参加者将领取由主办单位发放的精美号码布一张作为活动证件及幸运大奖编码。
    9、媒体推广:
    网络、报纸、杂志等,11月1日全面启动
    主办单位:
    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大连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国际运动品牌New Balance(新百伦)
    kailas户外装备
    承办单位:
    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大连永冠单车俱乐部
    活动策划:
    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所以(大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魏壁:照片里是挥不去的乡愁
    September 10, 2010
    在大连闷了很长时间之后,上个月从大理归来的“胃液”突然言称要“奔腾”了。
        “你要是能明白他,那他就不是艺术家。”在我的博客首页我这样评价他,我一直认为这是对他最中肯的解释,尽管他不喜欢我的解释。
        “胃液”的本名叫魏壁,自称“魏爷”,我的死党。由于第一次在键盘上敲击时魏爷两个字时,屏幕上率先蹦出了“胃液”,索性我就叫他“胃液”了。
        第一次见到“胃液”并看他的照片是2003年,他送我一本黑白色调的小册子。说实话,看不懂,也看不进去,当时喜欢这个倔了吧唧“南方蛮子”胜过喜欢他的照片。
        第一次喜欢“胃液”的照片是2008年6月,一个登山的和一个拍照片的合搞了一个影展《每个人的奥运》,“胃液”的照片主题是大连市民的大众健身活动,春夏秋冬,“胃液”拍了一年,拍的真好!
        我自知自己跟艺术家靠不上边,只是知道跟“胃液”在一起会吸取很多艺术养分,闲来无事时总喜欢邀“胃液”见见面,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吹吹牛。
        我记得“胃液”来大连的第一个影展是2006年4月,《最后的智仁街》,不是大连人的“胃液”为他生在大连,长在大连的妻子拍的,只为了还妻子一个儿时生活记忆和她一生的怀旧情愫。
        影展开展仪式,“胃液”让我来做主持,“没什么特殊原因,我觉得你来主持更自然一些。”他如是向我解释。
        我去了,却意外地发现大连电视台的一位知名主持正在张罗着给我调试音响,“嘿!这感觉真爽,大连电视台的主持人被我给毙了!”我当场脱口而出,引得众人哄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与“胃液”的交流总是以绅士开始,而像两个“泼妇”骂架一样结束,好像只有这样彼此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尊重都在对方心中,只是表达的方式有点怪异,找不出原因,就随他去了,真是没办法。
        直到刚才偶然我看了一篇有关“胃液”的报道,知道了他的一些过去,才有些顿悟:两个性格差不太多的家伙碰在一起,想出现表面上的和谐怎么可能?并更加坚信自己对他的评价:“你要是能明白他,那他就不是艺术家”,尽管他仍旧不会喜欢我的评价。
    请看专访: 《魏壁:照片里是挥不去的乡愁》

                                     魏壁接受色影无忌专访  摄影/安哥
          为人谦和低调的魏壁也曾有颗不安分的心,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他在深圳做印刷厂的业务员并有着不错的报酬,后来与《现代摄影》相关的一帮朋友玩得开心,他竟然毅然辞掉工作专心搞起了摄影,即使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也绝无悔意。九十年代正好是以《现代摄影》为核心催生了中国最早一批具有独立创作意识的摄影家的时代,按照时髦的说法,魏壁一不小心也“被先锋”了。从小喜爱书画的他,拿起相机不久就参加了2003年的平遥国际摄影节,那段与《现代摄影》相伴的日子让他完全没有经过发烧友的阶段直接就上了正轨。
        魏壁曾以自己亲身经历为样本,创作了一组反映监狱生活的“纪实摄影”,这组名为《□□□□□□.□.□□—□.□》的作品在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上引发了许多的关注,从那以后他也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在2010大理国际影会上他又以全新的作品《梦溪》和大家见面,这是一组喷在宣纸上裱在宣纸上然后又将书法同照片结合起来的作品,黑白的影像和书法交织在一起,让人有说不出的文雅气质。面对这样一组作品我很想了解更多它背后的故事,于是找到机会色影无忌专访了魏壁。

                                               魏壁作品《梦溪》
                       我经常把书法和图片发到同一个博客里,于是它们自然而然地就在一起了。
    色影无忌:你这个展览的标题是怎么来的呢?
    魏壁:梦溪是我的出生地,地名。
    色影无忌:我一开始以为这组作品的名字和沈括的《梦溪笔谈》有关系呢。
    魏壁:没有,也有很多人问我这个,其实完全没关系。
        我在这组作品里写到很多地名。因为我老家那个地方是个古城,过去是非常重要的通往西南的盐道,地位曾仅次于武汉,后来渐渐衰落了。我在里边提到的地名像水月林、遇仙楼、停弦渡,你看这个名字(停弦渡),停弦、渡去。还有仙眠州,神仙睡觉的地方,你看这些地名多美,现在的地名基本不会让你产生美感。我一走到那个遇仙楼巷的城墙下就会觉得与古人有呼应。我在那些古城盖房子的现场会捡到很多瓷片,拿在手里去玩味感觉古人的气息,这是那些狂奔的人们无法体会的,所以我一直想要把瓷片放到摄影中去。新周刊最近做了一期专题叫《急之国——谁按了中国的快进键》,无须看内容,光是这个标题就很说明问题了。我们现在的人很难去体会那些细节的东西。
    色影无忌:为何这次想到把照片和书法结合在一起呢?
    魏壁:一直都想,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因为我有很多写字的朋友,大家经常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博客中一起交流,加上我也把照片同时发到博客里,于是这两者就自然而然地经常重叠在同一个博文里了,它们似乎天然的在一起,别人看起来也没那么别扭,所以很自然地就酝酿了这种形式。

                               我没有纪实的这个使命感,我只是太怀念那个时代了。
    色影无忌:导演彼得·格林纳威( Peter Greenaway)有部电影叫《枕边禁书(Pillow Book)》其中讲述了文字与爱欲之间的关系,你的文字与图片之间是什么关系?
    魏壁:是以故乡为一个主线吧,目前没有发现与肉欲有什么关系,哈哈。我的作品里提到了一点少年时的记忆,我们这一代人送走了农耕时代,当你走在田地里的时候,那种泥土和稻花散发出来的气息真香啊!胜过任何鲜花的气息,实在让人着迷。
        作品中我拍了童年时在我周围比较有代表性的那些人物,算是对那个时代的怀念。现在我老家已经不用牛耕地了,未来孩子们无法知道“犁”这个字为何下边有个“牛”字旁,为何“蓑”衣是“草”字头,它是什么做成的孩子们都不知道了。我没有纪实的这个使命感,我只是太怀念那个时代了。
        我图片里出现的人物都是因为有一个情结才会去找这样的典型来拍。举个例子,我父亲去世很早,但是在我记忆中有一次学校发洪水,他去学校背我回去,中间趟过齐腰深的洪水时我就趴在他的蓑衣上,那个蓑衣的画面在我脑子里就再也抹不掉了,于是为了拍下这个记忆的画面,我开车上百里去找一件蓑衣。所以你看我作品中那些瞎子算命先生、道士、纸马都是来自我童年里的回忆,是我对那片土地的情感的一个映射。
        我一直想逃离城市,从深圳逃到大连,现在又开始厌倦大连了,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呆多久,现在就想躲到山里去。我是怀念乡土怀念到有病的人。

                                         魏壁作品局部  摄影/王江
    色影无忌: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魏壁:我没上过学,即使上学也不知道心跑哪去了。
    色影无忌:我一直以为你有美院的学习背景。
    魏壁:没有,我总共才上了六七年学,连初中文凭都没拿到。只是从小就喜欢写字,也喜欢涂涂抹抹,跟湖南师大老师也学过一段时间画画。我是个彻底的农民,我现在越来越以此为自豪。
        我要是能像亚牛、王宁德他们那样早点用功也许今天就不一样了,我一直认为他们两个是我的老师。那时我在深圳的印刷厂做业务员,《现代摄影》的杂志是我接手印刷的,常来常往,于是我们成了好朋友。在深圳那些年,天天在外喝酒,挥霍青春,不思进取。

                                         魏壁作品局部  摄影/王江
                             要说对于摄影的一点审美,我想主要来源于书法。
    色影无忌:在深圳工作是哪几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摄影呢?
    魏壁:在深圳是从1991年开始吧,一直待到2004年。有一点创作意识是在2002年以后,2003年第一次去平遥摄影节参展,后来就不间断地参加一些展览。但是我摸相机比很多人都早,因为那时做印刷收入还不错,别人送我一套尼康的FM2,拿回老家还是挺拉风的。
    色影无忌:那这段时候同时也在画画吗?你的摄影是否受到美术功底的影响?
    魏壁:没有,我根本算不上画画的,那阵子有一点素描、色彩的基础,如果去上绘画课的话我至少不是最差的学生。要说对于摄影的一点审美,我想主要来源于书法。
        当年在深圳做印刷的时候总能接触一些摄影家,后来印《现代摄影》杂志的时候又接触了更多的摄影家,跟李媚他们接触也比较多,看到很多好照片,我自己开始做摄影的时候等于就没有经过沙龙影友那个阶段直接就走到正路子上来。
    色影无忌:那《现代摄影》对你的影响很大了?
    魏壁:对,那本杂志对我影响是相当大的。
    色影无忌:那时《现代摄影》的人是如何找到你的?
    魏壁:在那个年代做印刷和今天不太一样,都是客户来找印厂的。我当时在一个外资的印刷公司工作,所以媚姐(李媚)她们自然就找到我了。
        后来我和《现代摄影》的人认识以后就经常在一起玩,但是并不太多谈摄影,那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当时除了韩磊离开的早不太熟以外,其他与《现代摄影》这个圈子相关的人基本都认识的。
    色影无忌:当时王宁德也在那个圈子里?
    魏壁:对,那时奠定了我们友谊的基础嘛,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住得不远。突然间,《现代摄影》周围,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堆摄影家:侯登科、亚牛、杨延康、韩磊、王宁德等人。我是不懂摄影的,但和他们混在一起。以外行的身份介入也有很多好处,这绝对是一个互相的滋养的过程。就像我总是拿着一个小青花瓷片在手上玩,我迟早会把这个青花瓷片做成作品的,它和我之间也是一个互相滋养的过程。就像我本没有想过要把照片和书法结合在一起一样,渐渐,它们就长到一起了。

                                           魏壁作品局部  摄影/王江
           我的身体也是追随古人的,今天媒体的东西我基本不看,目前每天做最多的就是抄繁体版的古书。
    色影无忌:你说过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摄影结合在一起。
    魏壁:曾有过这种想法,但是有朋友嘲笑我口气太大,其实我没有那么狂傲。其实它们间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冲突,我只是一直有这样一个心结。因为我每天都要写三四个小时的字,书法是我的一块净土,总惦记着把它融到摄影里去。正好这次拍的《梦溪》,我希望是很安静的那种,然后和书法能比较有机而不是太生硬的那种结合,不是那种所谓中国图式的那种东西。我们今天不能再重复郎静山,应该还是要随时代一些。虽然郎静山我是很喜欢的。你看今天那么多借用中国符号的摄影师但是能超越郎静山的很少。郎静山作品的魂现代人很难追上,他的整个身体都是中国的。我现在就是天天写字,天天怀古,我的身体也是追随古人的,今天媒体的东西我基本不看,目前每天做最多的就是抄繁体版的古书。我除了接收邮件以外基本不在网上看任何新闻。
    色影无忌:等于与现代生活自我隔绝了?
    魏壁:也不是刻意的,当然也有人觉得我是个不正常的人,脱离时代,这时代的人都在大踏步的往前走,在挣钱。
    色影无忌:那你在大连做什么工作?
    魏壁:做过报社记者,也做过一些活动的策划,都跟艺术沾点边,和很多艺术圈、摄影圈的人都有交往,也是为了挣钱糊口吧。
    色影无忌:刚才说你和很多摄影朋友认识了,那是什么时候你忽然觉得自己也可以拍照片的?
    魏壁:媚姐(李媚)在当时是我们的一个核心,我们这群人受李媚的影响很大。给我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亚牛,可以说,他是我的摄影启蒙老师,2002年他在平遥摄影节上获得银奖对我触动很大,但是那时还是没有什么创作意识,拍得还是很随意,拍完就送到路边彩扩店去随便的制作,2003年就拿那样的作品去参加平遥摄影节了,现在都觉得挺丢人的。

                                    魏壁的签名很有书法家的范  摄影/王江
                      我早已经摆脱那个阴影了,现在就是天天逃避在自己的怀古情绪里边去
    色影无忌:等于你2002年才开始对摄影启蒙?
    魏壁:启蒙其实是更早期了,因为印杂志,看到很多好东西,原来大师他们是这么拍的。
    色影无忌:正式决定做摄影是在那时吗?
    魏壁:参加过平遥摄影节以后开始有一些创作意识了。那阵子由于想离开印刷行业想专门做摄影,于是就辞了工作。那时就开始随性的去拍一些跟自己心灵比较接近的东西,但是形式上有很重的亚牛作品的影子。我拍完《纸船》系列就决定不拍了,于是抛弃了亚牛式的语言。
        后来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个变故,一张有敏感内容的照片让我在“里边”待了整整82天。这期间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身体上的、经济上的、工作上的。其实在那之前我就对深圳的压抑环境感到快崩溃了,那件事情以后我就彻底的逃离了深圳去了大连。
        离开深圳也等于是告别了原来的拍摄方式,到大连以后进入媒体拍了很多纪实的东西,因为新的城市还是让我有很多新鲜感。但是从骨子里我并不喜欢纪实,所以拍完以后就压在箱底也不管了,最多在大连范围内做过一些小展览。
        后来我就开始拍那组监狱的照片,照片的内容就是我身上发生的事情,那组作品中有些情节漏掉了,但是我的感觉过去以后也不想再做了,也没打算让它太完美。那组作品后来被广东美术馆以及加拿大的一个美术馆收藏了。

                               魏壁作品《□□□□□□.□.□□——□.□》
    色影无忌:今天听你讲这个故事我才知道那组照片是怎么来的。
    魏壁:当时的主流媒体都发了内部通告。我早已经摆脱那个阴影了,现在就是天天逃避在自己的怀古情绪里边去,陌生的电话也不接商业活也不干了,变成了门可罗雀的状态。有时在街上晃也不想拍照,我对大连已经审美疲劳了。于是就关在屋里天天写字,希望在这上边再下下功夫,这与摄影并不矛盾。可以说我开始对照片有强烈自觉意识的审美都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还有就是古人的生活方式。
    色影无忌:我觉得你的摄影风格变化挺多的,你投第一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那组《美食村》和现在的作品太不一样了。
    魏壁:那些作品现在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可以说都不是我的语言了。我觉得从监狱那组开自己渐渐清晰了,往前走往后看,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人活一辈子总算开始有自己的东西了。
    色影无忌:那你以后的主线还是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了?
    魏壁:应该是的。具体呈现也无法预知。

                            魏壁的生活很简朴,至今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  摄影/王江
                      我属于特别愚钝的人,但是某方面的局限也许正好在另一方面是长处吧
    色影无忌:你的很大一个优势就是书法,在摄影圈子里能把书法写到你这个程度的太少了,你的书法是师承于哪里?
    魏壁:我从小就写字,没上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我舅舅、外公的字都写得很好,这多少对我有些影响,小时候在农村写对联,经常被人表扬。这里可能多少有点天生的东西吧。我属于特别愚钝的人,但是某方面的局限也许正好在另一方面是长处吧。所以我现在也不去疯狂的看书,疯狂的去看大师的照片了,不是你自己生长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你自己的。有一段时间,去听哲学院的课,也只听中国古典哲学的,西方哲学我一点也听不进去。所以说,人看书其实应该是越看越少,一辈子能看明白两本书就不错了。
    色影无忌:那你现在在看明白哪两本书?
    魏壁:我也说不好哪些书对我产生质的影响,传统的经典,书法理论必看,虽不尽懂。有本哈代的著作叫《还乡》。虽然我没有看完,但是题目这两个字已经够影响我了。现在真是觉得漂泊在外,故乡总是以很清晰的画面在眼前出现。
        这组《梦溪》是借由故乡想说某种情怀,对泥土的一种情怀,我在文字中写到:“荒芜的尊严”,我看到那个景物的时候真的是感到这句话的力量,它太朴素太大美了,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那一刻,神在。
    我特别想表达与土地的关系。总的说就是借助故乡这么一个由头,我可以更舒展些,虽然现在还只是一部分,未来的一两年我还是会以这个题材为主,把它做得更开阔一些。
        我很遗憾自己没有学中医。我目前在看经络方面的书,只是浅浅的了解已经感受到一些收获,太美了。其实中国人只用把《黄帝内经》一本书读懂就好了,它涵盖了中国的哲学和文学,还有医学和养生,我们现在在学院中学的都是欲望,学习如何能满足你的欲望。举个例子,市场经济学就是教你如何赚钱,如何把钱变成更多的钱。这折射了人们的欲望。很可悲。现代世界就是一个射出去的箭。
    色影无忌:因为书法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艺术嘛,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不是用图片和文字结合而是直接让照片就有文字的意味?
    魏壁:这个我一直在想,但是我要超越某种形式,不能是单纯的形式模仿,这样就没有超越前人所做的,艺术没有和自己灵魂肉体建立联系,它便不会那么天然。

                           在展场沉沉睡去的魏壁,不知是不是又梦游故乡了  摄影/王江
    魏壁简历
    1969年,出生于湖南北部农村,现居大连。
    2010年8月,《梦溪》大理国际摄影影会,大理
    2009年11月,《□□□□□□.□.□□—□.□》,希腊国际摄影节“美丽新世界”雅典摄影中心,雅典
    2009年11月,《□□□□□□.□.□□—□.□》,休斯顿国际摄影节“国际发现Ⅱ”,休斯顿
    2009年5月,《□□□□□□.□.□□—□.□》,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看真D”,广州
    2007年5月,《纸船》,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左右视线”,广州
    2005年12月,《纸船》,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
    2003年9月,《溪冲》,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
  • 大刘户外登山队今年“国庆节”期间将再次攀登西藏启孜峰
    September 2, 2010

        由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活动日程、活动线路,负责现场指挥、安全保障、技术指导及后勤服务工作的西藏启孜峰登山活动定于2010年10月1日至8日举行。(相关链接:http://www.mt8848.com/news_detail.php?id=441&nowmenuid=4&cpath=&catid=0 )
        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将单独组队参加这次登山活动。为了保证登山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此次大连大刘户外登山队的人数将控制在12人以内。
    一:山峰介绍
        启孜峰海拔6206米,位于拉萨市西北97公里的羊八井区内西侧,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西南方,穷母冈日峰的东北部,旁边紧邻的还有一座叫鲁孜的山峰。启孜峰,藏语中有“牧狗的山间”之意。终年积雪,从南面看上去整个山体浑圆,但北面却陡峭如刀劈一般。启孜峰的南边是一个宽阔的大草原,四周雪峰林立,有穷母岗峰、鲁孜峰、比孜峰、热孜峰、达孜峰等十二个生肖的山峰围绕。启孜峰也是西藏女子登山队冰雪训练基地。
    二:活动内容
        1.登山常知讲解。
    2.高山病防治。
        3.登山装备的基本操作。
        4.冰雪基本行走技术。
        5.攀冰和下降的基本技术。
        6.冰雪基本的滑坠制动。
        7.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攀登启孜峰顶峰(6206米)。
    三:行程安排

    日期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海拔
    10月1日上午报到,入住圣山宾馆,下午检查个装备  拉萨      3700米
    10月2日上午装备检查,下午游览圣地古城拉萨。  拉萨      3700米
    10月3日沿途  拉萨—大本营      4700米
    10月4日适应、讲解个人登山经验  大本营      4700米
    10月5日徒步  大本营—前进营地      5600米
    10月6日冰雪基本行走、攀冰及登山基本技术  前进营地      5600米
    10月7日冲顶启孜峰返回前进营地      6206米
    10月8日返回拉萨并颁发登顶证书  前进营地---拉萨      3700米

    四:报名人数及报到时间
        报到地点: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西藏拉萨市扎基西路(3)号 西藏登山学校。
    五:收费标准及付款方式
        每人 7500元人民币
        1.以上收费包含队员报到圣山公司后至活动结束的全程住宿、交通、向导、协作、厨师、后勤保障、进山许可费以及环保费等。
        2.费用不包含:个人装备,拉萨报到期间伙食,个人到拉萨来回路费及登山期间保险费。在参加活动之前必须购买不低于20万元整人身意外险及人身意外医疗险。报到时需提供保险单。
        3.根据季节和不可抗拒因素的原因,行程会有变动。
        4.如在拉萨适应期间或进山后由于个人原因,本人放弃本次活动,既不退款。
    六:注意事项
        1.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需身体健康,无心肺脑疾病、慢性病以及其它不异进行高海拔活动的疾病。
        2.报名后签订(启孜峰登山协议书)。
        3.参加本次登山活动的人员须自行准备个人防寒装备
        4.个人装备必须由教练检查后可适应。
        5.个人技术装备尽量自备,如需要租用的话西藏圣山登山探险公司可提供租借。
    七:联系方式
        1.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次仁桑珠:15089008848,次丹:13989992807
        2.大连大刘户外运动发展有限公司,大刘:0411—39756852、39758848
    八:报名所需提供材料
        1.个人户外简历
        2.身份证(复印件)
        3.体检表(二甲以上医院身体健康表)
        4.资质(如:登高证书等)
        以上材料邮寄:拉萨市扎基西路3号,西藏圣山探险公司 邮编:850000,次旦(收)。
    九:个人防寒装备
        羽绒衣裤、抓毛衣裤、冲锋衣裤、睡袋(-20度)、防潮垫、抓绒手套、防水手套、羽绒手套、太阳帽、抓绒帽、排汗内衣裤、速干袜子(2双)、徒步鞋、雪仗、头灯、雪镜、保温水壶(750—1000毫升)、瑞士刀、唇膏、防晒霜。
    十:个人技术装备
        高山靴、冰爪、雪套、长冰镐、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主锁、保护锁、绳套 
Headlines by FeedBurner

0 comentarios:

Publicar un comentario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iseñado por José Touriño Campelo